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春夏养阳 长夏胜冬



“三伏”天即将来临,根据春夏养阳、内病外治的传统理论,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又将开始了。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及《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是指在冬天易发多犯,或者遇寒容易加重的病证。发病人群多为虚寒体质,通常的症状可见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困倦等,中医辨证常为阳气不足、寒湿困着。





“夏治”则是借助“三伏”季节阳气充沛,人体气血旺盛,适时给予中药穴位贴敷,以达到“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的效果,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而“夏治”的主要方法是三伏贴和三伏灸。





“三伏贴”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中草药配置成膏、散等不同剂型,直接贴于相应的穴位和患处,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对穴位的刺激,激发全身经气,达到温通经络,祛除寒邪,调整机体的目的。而“三伏灸”是运用艾灸的属性和灼热的热力的疗法,通过经络传导,渗透经脉,达到活血通络、扶正祛邪、补虚助阳的目的。





冬病夏治适应范围很广,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室,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荨麻疹、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疼痛等)、痛经、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小儿夜啼、疳积、遗尿、流涎;鼻炎、冻疮、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亚健康人群。





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头一天各贴敷一次为最佳,但也不必拘泥。为增强疗效,还可加强一次,每次贴敷间隔7-10日,每年治疗3-4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以上方可取得显著效果。





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主任医师

胡涤非





■延伸阅读





阴虚体质者不宜





冬病夏治是乘伏天阳气最旺、人体经络疏松之时,通过药物敷贴等中医治疗手段,治疗一些冬季好发的疾病。





但是,“冬病夏治”适应人群的体质主要是偏于气虚或阳虚的,阴虚体质者则不宜。这是因为阴虚体质者常有口渴、咽干、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小便黄、便秘、皮肤枯燥无光等一派“热象”,正所谓“阴虚火旺”。这类患者如果选择三伏天穴位敷贴,如同“火上浇油”,会导致上述阴虚症状更甚。





因此,阴虚体质者不妨采取其他方法,可多食些养阴降火、滋补肝肾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鸭肉、百合、白木耳、豆腐、甘蔗、梨等;也可用一些滋阴类的药物,如西洋参、六味地黄丸等。





此外,以下人群也不适合冬病夏治,如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敏感及患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者;皮肤局部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何佳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5844.html

相关推荐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3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7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8

治夏季湿疹内服外敷法

中医认为,夏季湿疹是由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内服外敷可治夏季湿疹。内服法玉米须10克,放入800毫升水中煮沸20分...

精品偏方 2025-10-23 0 1361

冬令养生听中医院专家教您几招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如...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895

冬笋味美效更佳

寒冬时节,被誉为“山珍” 的冬笋又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冬笋又名南竹笋,是毛竹的苗,统称“嫩笋”。冬笋比春笋更鲜...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212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