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秋冻”仲秋正当时

“秋冻”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的确,秋天衣服不要穿得太多、太厚,捂得不要太严、太紧,对于逐渐适应秋天的气候变化,提高机体抗寒能力,顺利过渡到冬天,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具体点,究竟应该何时冻、怎样冻呢?

初秋尚有夏天的“余火”,暑热未消,气温仍高,甚至“秋老虎”肆虐,显然“冻冻”无妨,无需急忙加衣。晚秋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特别是秋冬交接之时,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显然,就此而论,初秋和晚秋都不适于秋冻。前者是大可不必,后者则是特别不宜。

仲秋时节,气温开始逐渐下降,虽有些凉意,却不甚寒冷,秋高气爽,景致宜人,这时是秋冻的最佳时期,尤其是青壮年和无病健康人,穿衣应有所控制,不打“提前量”,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自我创造一个“冷环境”,以此适应暑往寒来的气候变化,这样不但对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可为越冬打好基础。

《内经》言,秋冬养阴。就人体而论,上为阳,下为阴,因此“秋冻”和“春捂”相反,重在上身。也就是说,上装要宽松舒展,能穿衬衣的就不穿外衣,能穿外衣的就不穿毛背心,能穿毛背心的就不穿毛衣。若提前穿上或捂得太厚,会导致身热汗出,伤阴耗气,有违于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法则。由于秋天早晚温差渐渐增大,秋冻时还应遵循“昼薄夜厚”的原则,如晚间或气候变化时,穿着夹衣和薄毛衣等。

另外,秋冻配合各种体育锻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应多出户外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行、游泳、打羽毛球、练太极剑、跳交谊舞等,在室内宜练呬字功、吐音导引功、健鼻功,并洗冷水浴等。我国民间素有九九重阳登高的习俗,在此季节,宜外出登山攀高,不但“练腿脚防衰老”,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蔚夏

副主任医师)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5748.html

相关推荐

立秋时节 养生药膳

立秋过后,天气会逐渐凉爽,人体肌体又要经历一段适应期的调整。调整不好的人会容易偶感风寒,呕吐甚至感觉头晕目眩,精力不济。以下推荐几款立秋时节宜吃的养生药膳,简便...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760

秋季“秋燥”症状适当多吃点蜂蜜

秋季,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易流鼻血、疲乏无力、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专家表示,应对秋燥,不妨适当多吃点蜂蜜。蜂蜜最简单的吃法是冲水喝...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169

小偏方:当归炖羊肉下奶

前几年,照顾我儿子的小阿姨娜娜回老家结婚了,因为对象很帅气,高高瘦瘦,她是个矮矮胖胖的女孩,于是结婚前开始疯狂节食减肥,短短3个月,体重从120多斤一下子掉到9...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367

夜尿增多 秋冬两季补补肾

唐梁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分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  随着冬天脚步慢慢的临近,广州的早晚也渐渐让人有了丝丝凉意,这让很多气血虚、阳虚肾虚的人开始感到小...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572

秋冬吃桂圆 泡茶养生不上火

中医很推崇桂圆的营养价值,其主要功能是滋补强体,补心安神,也可治疗失眠、健忘、惊悸。中医用它治疗心脾虚损或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特别适合劳心...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41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