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采药图》技法纯熟,构图巧妙,以墨线勾轮廓,人物刻画可谓匠心独运,线条流畅而具有轻重缓急之别,很能传达人物的年龄特征。在处理人物背景及着色方面也很有独到之处,人物居于画面正中最突出的位置,衣着、持物浓施重彩,用笔厚重,肩披的兽皮有焦墨点画皮斑,染以赭色;叶裙色墨线,内填红蓝二彩,质感很强。而四周山石简笔淡雅,仅用寥寥数笔勾勒,兼薄用淡彩。这种繁简相济、浓淡互衬的画法,起到了突出神农形象的作用,而且使人感到意境深远,画外有画。采药图无姓氏落款,据有关专家考证,从整个画风来看,上承唐代工笔重彩画艺术传统,又具辽代民间画工的质朴风格,不失为一件辽代艺术珍品。从中可以看出辽代民间画工之功力。 这幅《神农采药图》为什么会深藏于辽代建造的木塔佛像内呢? 首先,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治耒耜,教民农耕”,又尝百草,发明医药,设立集市,交易有无。这些描述了人类社会跨进新石器时代的全盛时期,他被称为中医的鼻祖,现存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以其名命名。神农氏时期是我国的农业时期,代表着农业生产发生与发展的时代,这标志着上古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既包含着传说中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时期,亦包含着五帝之一的炎帝时期。山西上党地区是炎帝神农氏及其后裔的主要生活地区,当地的羊头山在长治县、长子县和高平市交界处,海拔1297.2米,危峰挺立。因山形似乎羊头而得名,有神农城、神农井、神农庙、五谷畦、神农洞、神农祠、炎帝行宫和炎帝陵等遗迹。当代学者最新考证表明,羊头山是中华民族祖先炎帝神农氏亲尝百草、播种五谷、发明农业之地。因此,《神农采药图》出现在山西省应县是有其历史文化基础的。 其次,辽人契丹族的祖先亦为神农氏。《辽史·太祖本纪》载:“辽之先,出自炎帝。”炎帝之后,契丹族何以漂泊于北漠?《周书·文帝纪》云:“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元代陈桱《通鉴续编》卷二载:“炎帝之裔曰葛乌菟,世雄朔漠,号东胡。匈奴冒顿单于袭破之,余众保鲜卑山。魏青龙中,幽州刺史王雄杀其酋比能,众散,徙潢水。至酋莫那迁于辽西,九传而为慕容晃所破,分其众为三,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可见契丹与宇文同出,俱为炎帝之后,是为黄帝所迫而徙居者。炎黄涿鹿之战后,黄帝族群进入中原,炎帝族群中强梁者起而抗之,最终被杀或被逐至各地,或率其部落迁徙流落他处,成为少数民族。其中一部分接受了现实,与黄帝族群和平共处,大大推进了文化融合。神农既为辽国契丹族之祖先,则不难理解其所建的应县木塔内藏有《神农采药图》了。 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认为,佛像或佛塔把最能代表当时价值的东西作为填充内容,一则用以镇压邪恶,二则把宝物珍秘收藏,以垂永久。由此可见《神农采药图》的历史价值。(周益新)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