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之大汗微汗

  桂枝汤方后的注可谓影响深远,“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几乎成为汗法的教条,让中医同道对于微汗印象深刻,同时对于大汗格外顾忌。

  同是汗法代表的《伤寒论》麻黄汤取汗,也遵循了桂枝汤方后注的要求,“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但在麻黄汤的另一版本有不同的说法——《辅行诀》小青龙汤(即《伤寒论》中的麻黄汤)方后赫然写着“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前者强调了微汗,后者却强调了“汗出彻身”——应该不排除身体条件允许时的大汗。

  近有患者谢某的经历可以让我们一起重温大汗的重要性。

  银屑病患者小腿前面较难出汗属于共识。谢某治疗数月,一直秉持微汗法,身体整体状况和皮损均有明显好转,但是小腿前面欲汗而难汗。

  单位有羽毛球赛,谢某推脱再三,不得已参赛(笔者对于“对抗性运动”原则上是反对的,因为只要对抗运动,一定会汗出“如水流漓”。“立足微汗求大汗”的原则,让患者去操作是有困难的,不如一律禁止其对抗运动,这样更具可操作性)。虽然她尽量缓和地参赛,但是还是出了很多汗。赛后,有一个情况让她很兴奋——小腿前面开始出汗了。

  “究竟该大汗,还是微汗呢?”就这个问题,谢某请教笔者,“如果一直微汗,小腿就不会出汗。是不是应该更多大汗呢?”笔者答:“以微汗为基础,为常态。在平素微汗,正气较为充足的前提下,偶尔大汗可以把不通的地方打通,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因为偶尔的大汗尝到了甜头,就把大汗作为习惯,那样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大汗只能是偶尔的,暂时的。”

  笔者治疗有一个原则:以最小的正气损耗为代价求得身体的通畅(如果说不消耗正气是不现实、不客观的)。微汗对于身体的损耗最小,于是符合求长效的原则。而偶尔的大汗对于比较充实的身体来讲,损耗也不会很大,但可以获得微汗所不能达到的荡涤顽痰死结的作用。

  从根本上来讲,治疗是一个随时权衡利弊的过程。谢某如果一开始就大汗,会伤损正气,欲速而不达。因为有了前面一贯的微汗,让身体渐通而不伤,正气慢慢蓄积,有与邪气打一仗的资本了,在体表的反应就是“欲通难通,热而难汗”。

  这时,恰当好处地打一场球,鼓励正邪交战,气血奔涌,一战而通。通后需要休养生息,见好就收,不能盲目地大汗,一通再通,劳民伤财,不利于身体的长治久安。

  大汗与微汗,可以用急治与缓治的对比作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虽然“治病必求于本”,但是急攻之法不可废。

  从大汗、微汗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一贯的、教条式的正确,没有一劳永逸的结论,只有因人、因地、因时的权衡,变化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汗,作为立足于健康、以人为本、着眼于长远的治疗指标来讲,可以说是永恒的。但是究竟是发汗为主、还是止汗为主?究竟是该大汗、还是该微汗?究竟是可以清热凉血、还是慎用清热凉血……这些具体的细节,都是相对的,都要靠医者的思维去临场决断。

  多年以前,笔者说过一段话:“医疗的大方向,需要高瞻远瞩来确定。大方向确定后,具体的操作,就需要如山道开车般灵活转向。大方向一定要坚守,而小方向一定要灵活,不可固执。既要万变不离其宗,又要圆机活法,二者不可偏废。”至今读来,仍以为正确,说来与同道共勉。(本栏目结束)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768.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