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痰火之成因 多为相火之害

  人之为病,虽症状庞杂,但大致不过气、血、痰三者而已。气有余,便为火,血不足也为火。至于痰火者,古人有云:“夫人身之有痰,犹地之有江河,人身之有火,犹天之有风云,则痰火之在人,如江河之流行不息,风云之变态无常,要之皆可顺而不可逆者也。”

  痰火之成因,多为相火之害,医家云:“相火寄于肝肾之内,附于脾肺之间,虚无定位,触经而发,起于肝胃之风火,主于脾胃,谓之痰火,入于气分,为无根之火,散于各经,为浮游之火。”

  若淫欲无度者,多劳伤肝肾,致相火四起,其“熏蒸于肺,金乘火邪,克制其木,肝受刑伤而木衰乘土,遂而饮食减少,完谷不化,湿留胃脘,滋息痰饮”。

  七情内伤也致痰火为患,古人云:“若心生凝滞,七情离形而脉中唯有火也。”此乃七情不和。君火不宁,入胃伤阴而发热,损脾伤气,不能运化精液,精液败浊而为痰,游溢各经为病不一。若病至下焦,肾水干枯;中焦脾土衰弱;上焦天君失职,心火蔓延,相火猖獗,三火相煽,可致孤阴内绝而成危证。

  痰火为病,常不拘一经,弗泥一脏。病因火动为患,初起多类外感证,或见头痛发热,往来寒热,发病于内,久则脏腑受累而病症也异。

  痰火证治,宜谨守其法,若痰因火动者,先治其火,后治其痰,若痰急者则先治其痰,后治其火。治火者宜以甘苦泻其火热,以甘温调其中气。治痰则以理脾为要,脾和则痰自消化。在治痰火过程中,若见火盛者,不可骤用寒凉,须以温散,郁火轻者可降,重者顺其性而升之,各宜依经从治。若腹中有积滞,不可轻下,可用消导令其自化。

  诸病论治,痰火为病,当遵痰火之病机,最忌用药偏颇,医家有云:“病痰火者,或吐血,或衄血,或喉痛,身热便黄,此皆热症也,庸医妄投以苦寒泻下之剂,不知苦寒能泻脾胃,今火病而泻其土,火固未尝除,而土已病矣,土病则胃虚,而饮食减少,甚至泄泻,肌肉消瘦,不可救药也。”此实乃至理名言。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626.html

相关推荐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04

帝王求长生之法 在于养生调理补益增寿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帝王都期望长生不老,寿享遐龄;炼丹长生之风曾颇为盛行。然观清宫脉案记载,笔者发现清代帝王求长生之法,不在炼丹,而在于养生调理、补益增寿。如日常...

养生秘方 2025-10-24 0 2977

两款食疗方改善咳嗽痰多

天气渐冷,咳嗽痰多的朋友越来越多。中医认为,此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热性,症见咳痰黏稠,色黄或绿,并伴咽干、咽痒、咽痛及口干舌燥等。另一类为寒性,症见咳痰清稀...

精品偏方 2025-10-21 0 148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