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维、阳维是怎样“维络于身”的?为什么说“溢畜”而不环流?
《难经·二十八难》说“阴维阳维者,维络于身……”意指阴阳维脉是象网络样散布在身体内外,阳维脉散布在头、肩部,联络三阳经,归于督脉阴维脉散布在胸腹部,联络三阴经,归于任脉。这种“维络”不同于正经。《难经》还说明,这种“维络”起到“溢满出”、“畜蓄入”气血,调节阴踌运行途径,按《难经》的说法,是属于络脉性质。阳路是阳络,阴踌是阴络,这与阳脉之海的督脉和阴脉之海的任、冲脉,其地位有深浅、大小的不同。对踌脉的升降运行,我们可以结合呼吸来理解《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说明古代有道之士呼吸深沉,送气到脚跟踵,这盛衰,并不像十四经那样“环流”,因而对维脉不讲“流注”关系。阳维联合各阳经,主持全身的表证如寒热等阴维联合各阴经,主持全身的里证如心腹痛等。 ▲在气功过程中则不指病证,而是指生理现象。气功中有出现身热、面红、耳赤,汗出、泪流等现象,说成是“三阳脉发动”,这种现象也可以说是阳维脉的作用。但气功中一般不说“三阴脉发动”,因为三阴脉属五脏,五脏求安宁,不求发动,“是动则病”,五脏过于变动则成病,气功于静态中求安宁,要从三阴脉通调达到脏气安宁,其中自然包括有阴维脉的作用。“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这话既是指病证,也包括属干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是子蒋竹庄先生为什么改名“维乔”? 蒋维乔一,原名竹庄,号因是子,是近代著名气功家,讲气功的人不能不知道。 他原在民国时期教育部任职,身体瘦弱,自幼多病,因练习气功。先是学了日本的冈田氏静坐法,不行,改练中国原有的气功,还著书立说。出版《因是子静坐法》一书,后又研习佛教及密宗的功法,总结经验,又出版前书的《续编》等气功著作。解放以后,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徐福民主任专请他来作气功指导。门诊部很多高干、知识分子,患有神经衰弱,开了个气功班,这是办得最早的。 ►气功本来是反对昏沉入睡的,我们可不管,能练得睡得着也是好。他后来有经验了,才创办气功疗养所,陈涛所长原来就是位久患神经衰弱而得益于气功的老干部,上海市就由他来主办市气功疗养所,开展气功的疗养工作和实验研究,并聘请蒋老为顾问。蒋老早年所以改名“维乔”,意思是他不光小周天任督二脉打通了,连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脉、阴阳踌脉也都打通了,因此改名为“维乔”。根据蒋氏的亲身体验,说明奇经八脉理论与气功实践的关系是很大的。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