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灸感”的临证体验

□ 原飞虎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院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气至”的有无通常决定着针刺是否有效,而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艾灸受试者的疗效观察,发现艾灸的“气至”与否,也关乎着艾灸是否有效,称之为“灸感”。
针刺“气至”《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称为“得气”,而“得气”受刺者的主观感觉为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有沉紧的感觉。艾灸的“灸感”受灸者的主观感觉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通过临床观察,行灸者的主观感觉为艾条(或艾柱)下有排斥感(通过雀灸法和回旋法可以感觉到一股向上顶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在穴位处较强烈,而通常这种感觉的出现,受灸者才会出现主观上的“灸感”,才能显现出艾灸的神效来。而这种“灸感”出现,因患者的病情轻重而出现的时间也各有所异。
验案1
双侧肩背痛(风寒阻络)
患者,男,50岁,个体,2016年2月10日初诊。双侧肩背痛1天。患者自述早晨汗出不慎感受风寒,而出现背部怕冷,肩膀疼痛,伴头部微汗出,无咳嗽、咽痛、乏力,无双侧手臂麻木,未予诊治,前来就诊。现症见背部怕冷,肩膀疼痛,伴头部微汗出,舌淡苔白,脉浮。患者精神饮食可,二便正常,睡眠可。
诊断:双侧肩背痛(风寒阻络)
治疗:疏风散寒,温经通络。艾灸大椎、双侧风池、风府、百会,并在大椎穴留针。
大椎穴皮肤常规消毒,用30号1寸不锈钢毫针,斜刺大椎穴,得气后留针。双侧风池、风府、百会穴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晾干,用18mm×200mm艾条一根分别灸大椎、双侧风池、风府、百会。先灸大椎,待手下有“灸感”产生,患者自觉发热后,采用雀啄法灸,待患者自觉热感由大椎穴向双侧肩膀传并感觉双侧肩膀发热后,采用回旋灸、雀啄灸分别灸风府、双侧风池、百会,待患者自觉身体发热后,停灸,起针。嘱咐患者饮温开水一杯,注意保暖。
患者自述,灸完当场双侧肩背部疼痛感消失,肩背部暖暖的。次日,询问之,肩背痛未在犯,肩背部也没有怕冷感。
因患者为初感风寒,体质健壮,病程不长,所以“灸感”产生快,见效也快,每穴“灸感”产生时间多为10秒左右,共耗时30分钟。
验案2
慢性腹泻伴Ⅰ度脱肛
患者,女,48岁,自由职业,2016年2月2日初诊。腹泻伴肛门脱出1月余。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一日2~3次,大便质稀色黄,无腹痛、便血、便脓,无呕吐、发热,自服黄连素片、氟哌酸无效,前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次数增多,一日2~3次,大便质稀色黄,伴有不消化食物及肛门脱出,活动或劳累后肛门脱出加重,舌质淡,苔白有齿痕,脉芤无力。患者精神饮食可,轻度乏力,睡眠可。
诊断:慢性腹泻伴Ⅰ度脱肛(脾气亏虚)
治疗:补气健脾,升阳止泻。艾灸双侧脾俞、双侧大肠俞、关元、双侧足三里,配合补中益气丸一次一丸,一日两次。
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晾干,用18mm×200mm艾条一根分别双侧脾俞、双侧大肠俞、关元、双侧足三里。先采用回旋灸、雀啄灸灸双侧脾俞,待手下“灸感”产生,患者自述背部发热后,采用同样方法灸双侧大肠俞,待手下“灸感”产生,并闻及患者肠鸣音后,继续采用上法灸关元、双侧足三里。停灸后,嘱咐患者饮温开水一杯,注意保暖。
次日(2016年2月3日)患者自述,大便次数一次,质稍软,活动后肛门未再脱出。继续上述治疗。
三日后(2016年2月5日)诉服用补中益气丸大便两日一行,质稍软,让其服用补中益气丸一次一丸,一日一次。
第五日(2016年2月7日)诉采用上述方法后,大便正常,肛门未再脱出,停服补中益气丸,继续上述艾灸巩固疗效。
此患者因病程较长,第一次“灸感”的产生时间较长,每穴多在一分钟左右,所有穴位灸下来共耗时一个半小时。在随后的几日里,每穴的“灸感”产生时间在缩短,到第三日时,每穴“灸感”产生时间为10~15秒左右。
临证心得
1.受灸者的“灸感”产生快慢,和病人的体质、病程、经络通畅度有关,体质越好、病程越短、经络越通畅,“灸感”的产生越快,疗效越好。
2.针灸效果的好坏与实施者的手法成正比,并与选穴也有莫大关系。
3.灸法对于寒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对于热性疾病属于忌用,否则容易助长邪气。
4.因艾灸有温阳之效,长时间艾灸容易耗气伤阴,所以在患者艾灸后多嘱其饮温开水一杯,并注意保暖,防止邪气所侵。同时,在饮食上也少食辛辣之物。(原飞虎)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432.html

相关推荐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499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我有三个经验方

我今年已79岁了,在这几十年中总结了三个经验方想告诉各位读者。唾液 四十岁以前患胃溃疡, 胃反酸非常严重,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就是治不好。在某刊物上登载唾液治各种...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3199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2

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

关于细辛的作用和用量,历来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人在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对其利窍散痰行滞的作用有一定体会。 治疗经过 陈女,60岁,2008年4月1日...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29

参芪地黄汤治痛风验案

莫燕新,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男性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25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