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进而传播中医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时不我待。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对这份文件知之的不多,因而对中医养生保健也便持寻常态度。儿童少年因为对“素养”缺乏了解而茫然;青壮年及老年,即使对国家的号召有所知晓,便也因年龄原因不予重视,如此,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打折扣的。
目前,儿童少年的眼保健操、课间操已形成了习惯,这无疑是大好事。如果将“素养”中的中医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向儿童少年传输,并为他们所接受,尤其能像做眼保健操、课间操那样形成学习、生活方式,那么,儿童少年有这样的好习惯支撑一生,那民族的健康水平必是升级版。
从儿童少年抓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牵手,特别需要中医药、计生部门同教育等部门合力推动。抓好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提升从儿童少年抓起,民族便有了健康的基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提高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形成共识,蔚成风气。(冯凯)
中医自身发展的五大规律


第一,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中医将之发展得淋漓尽致。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她能同化一切外来文化而不是异化自己。今天,但凡现代科技对中医有用者,中医自然会吸纳,不必高喊中医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第二,中医是临床医学,实验室研究不出中医药理论。中医理论没有一个是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但今天我们的研究却要求搞这个动物模型那个动物模型,提出这样的假说那样的假说,进行这种实验那种实验,非要找到什么有效成分予以分离提取,等等,实在是东施效颦。不让中医临床,不仅是对中医的无知,也无异于扼杀中医!不了解中医的发展规律、跟在西医后面爬行,其结果必将导致中医西医化而后彻底消亡。
第三,中医属于意会知识范畴,适于师徒传承。“个人知识”是通过识知者对被知事物的能动领会实现的,而领会过程需要理解行为主体的个人参与。对中医药学来说,其本身就是难以被西方学术言传的“个人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说,具有意会知识属性的中医药学更适合于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师徒传承,使之领悟。院校教育肯定是有用的,但决非是唯一的,更不一定是最先进最科学的。
第四,个性化治疗使中医适宜于诊所形式。中医是个性化治疗。所以一个中医即可开设一个诊所,甚至药品也完全可以做到前店后场,自行生产: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几千年来,一个中医就是一所医院。中医,也只有中医,才能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广泛设立诊所,方便居民看病,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五,中医中药不分家。自古以来,中医中药是一体,从不分家。一提中医,就包括中药以及中医的各种非药物疗法。一个中医,要懂中医理论,要懂药性,会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也要会针灸、按摩、拔罐等,还要会认药、会采药、会炮制、会自制丸散膏丹。他们认药凭眼观、鼻闻、手摸,似乎不科学、不先进,其准确性却并不亚于现代仪器,十分有效而且简单方便,为当代仪器设备所不及。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中医药有五大发展规律。可惜百年来没有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总是以西医药的规律要求中医药。要想振兴中医,必须坚持中医自身发展规律。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167.html

相关推荐

咀嚼片嚼成细末 煲中药翻煎二次

咀嚼片嚼成细末再咽咀嚼片经口腔黏膜吸收,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负担,咀嚼时间长一点,一般咀嚼5~6 分钟,彻底嚼碎了再咽,最好能嚼成细末。咀嚼片常见有维生素类、解热...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399

读钱超尘《中国医史人物考》有感

•钱超尘教授每月给拜师弟子及私淑弟子进行一天面授,这在中医典籍和语言文化研究领域尚属首次。大家由衷敬佩钱超尘教授作为我国著名中医训诂学家、文献学家,积...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79

墨子“遵五行”养生

墨子名翟,系我国 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 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 家,也是墨家的创始 人。他不但治学有术, 诲人有方,而且养生有 道,因此高寿92岁无 疾而终天年。墨...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05

寿星的养生妙招 规律生活

127岁寿星的长寿秘诀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寿者的一位 墨西哥127岁老太太的家人称,巧克力 和睡眠是老人的长寿秘诀。据悉,该老人生于1887年8月31 日,其27...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48

《金匮要略》中药剂溶媒的多变性

自商汤伊尹作汤液起,中药汤剂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本草纲目》有言:“凡服汤药者,虽品味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质不良,火候失度,则药...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6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