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夏天“吃热” 冬天“吃冷”

  很多人喜欢吃韩国料理,但是对韩国的一些饮食习惯却有些疑惑,比如每年的隆冬时节,韩国最流行的食物不是烤肉,也不是各种热汤,而是冷面。相反,到了炎炎夏日,韩国人又一窝蜂地去喝参鸡汤。这种夏天“吃热”,冬天“吃冷”的习惯,其实是符合中医一贯的养生观念的。

  

  夏“吃热”

逼“寒气”

  如果春夏长期阴雨连绵,庄稼的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它们缺乏了阳光的照射。而人体内的阳气就像是阳光,同样,春夏如果不接受阳气的“照射”,身体的健康也会“减产”。春夏养阳,是中医中常见的说法,但是怎样才能养住阳气,很多人却疑惑不解。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已经不知不觉由“养阳”变“泄阳”,比如吃冷的东西。

  南宁迪拜中医诊所主任薛炜认为,春夏人身体的阳气外发到体表,体内的脏器出现虚寒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吃冷饮、冷食,就会直击脏腑。对此,薛炜自己深有体会。前一段时间干活累了,喝了一些冰冻可乐,几年没有感冒的他,病了两周才好转过来。“身体的健康就像播种,现在播种秋冬就可以收获了。”他说,如果现在为了贪图口舌之欢,尤其是年轻人常依仗身体健壮,贪吃冷饮、冷饭,喝凉茶,洗冷水澡,到了秋冬就会出现阳虚的症状,哮喘、感冒频繁造访,也不足为奇了。

  “也不是不能吃冷的,比如偶尔喝喝凉茶也没问题,但是不能长期吃。”薛炜说,劳动后出了汗,可以喝一些偏热的粥,夏天“吃热”能把深藏在骨骼等深处的寒气逼出来。

  

  夏天出汗是冷汗
小心阳虚

  20多岁,对于男性来说是“生龙活虎”的年龄,但是刘刚却恰恰相反。偶尔去打篮球时,刚上场几分钟就大汗淋漓,呼吸不畅,而且往身上一摸,竟然是一手的冷汗。刘刚去医院咨询中医才得知,这是自己长期熬夜导致阳虚所致。还有些人有这样的经历——天气一热胃口就不好,这也可能是阳虚所致。

  “一些胖人,尤其是那些虚胖的人,大热天出的汗都是冷的。”薛炜说,其实那是津液外泄,而不是我们通常说的汗。普通人夏天就应该出汗,而且出了汗之后会感觉很舒服,而虚胖的人出冷汗后会越来越胖,越胖出的冷汗又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至于阳虚为什么会导致胃口不好,古代人早就据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产妇宜吃猪肚鸡

  人人宜食猪肚鸭

  关于“吃热”“吃冷”,不能单单在温度上来区别。薛炜表示,应该从食物的“性”上加以区分。就像药物一样,有温性、寒性之分。认识并合理搭配食物的“冷”“热”,才能健康地进行食疗。“比如猪肚鸡中的猪肚是温的,鸡也是温的,所以虚寒的产妇最适合服用,如果正常人常常服用的话,会出现上火的症状。”薛炜拿猪肚鸡和猪肚鸭做了比较,鸭是凉性的,猪肚鸭的搭配就比较平衡,“人人都适合吃”。

  薛炜认为,如果常吃温性的食物出现上火、干燥的情况,可以服用柴胡、四逆散等中药,或者进行适当运动,如体操等,让“阳气”散发到神经末梢去。冬天所谓的“吃冷”,也不是指吃冰冷的食物,而是“吃些龟苓膏、鱼等凉性食物,达到补阴的效果”。

  但是,阴阳的转换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同样的症状,不同的人可能适合不同的调理方法。薛炜表示,调理阴阳,最好能够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阳虚体质的保健方法

  一、饮食保健。阳气虚弱宜适当多吃一些温肾壮阳的食物。常用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在饮食习惯上,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还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药膳调养。 

  二、药物保健。补阳的中药很多,用于保健的常用中药,可选用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肉苁蓉、补骨脂、杜仲、菟丝子、沙苑子、怀牛膝、芡实、覆盆子、仙茅、仙灵脾、丁香等。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补阳保健药方。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全鹿丸等,脾阳虚弱,可选用理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等。 

  三、起居与锻炼。阳虚之体,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在严冬,应避寒就温,采取相应的一些保健措施。还可遵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在春夏季节,注意从饮食、药物等方面入手,借自然界阳气之助培补阳气,亦可坚持做空气浴或日光浴等。宜住坐北朝南房子,不要贪凉而室外露宿或在温差变化大的房子中睡眠。以免受风寒而患病。在运动方面,因体力强弱,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及各种球类运动。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3913.html

相关推荐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1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967

治夏季湿疹内服外敷法

中医认为,夏季湿疹是由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内服外敷可治夏季湿疹。内服法玉米须10克,放入800毫升水中煮沸20分...

精品偏方 2025-10-23 0 1360

冬令养生听中医院专家教您几招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如...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894

冬笋味美效更佳

寒冬时节,被誉为“山珍” 的冬笋又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冬笋又名南竹笋,是毛竹的苗,统称“嫩笋”。冬笋比春笋更鲜...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211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