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刘贵珍 提出了气功的概念

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刘贵珍先生首先提出了气功的概念。

刘贵珍,河北威县人,长期患肠胃病和失眠,经内养功传人刘渡舟用内养功治愈。后拜刘渡舟为师,得内养功真传,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后来,他用气功为他人治病,疗效显著。受到当时河北省卫生厅的表扬,被定名为“气功疗法”。刘贵珍于1956年在北戴河又创建了北方气功基地——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并担任院长,进一步通过实践总结,推广“气功疗法”。1957年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出版,1959唐山市气功疗养院的《内养功疗法》问世。此两书对气功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57年7月1日上海市气功疗养所成立,由陈涛(1922-1968年)任所长,蒋维乔任顾问。1958年上海市气功疗养所受到卫生部表彰,陈涛本人则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约研究员。陈涛,贵州省人,是第一次气功发展高潮的积极推动者。因患严重的神经衰弱,在受益于气功后,陈涛开始从事气功事业。在他的积极筹建下,上海成立了上海市气功疗养所(即现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的前身)。陈涛在临床上,扩大气功治疗病种;在科研上,与上海第一医学院合作,探索气功的治疗机制;在教学上,举办全国气功师进修班,编写了《气功科学常识》与《气功疗法讲义》二书,并在他和医务人员的努力下,整理出一套基本练功方法,名之为“放松功”。在全国推广后,效果显著,在当时与内养功形成气功双璧。在培养人才方面,卫生部委托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主办的“全国气功师资进修班”,为各地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这就是后来所称的第一次气功高潮,它使气功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第二次气功高潮出现在文革后的1978年,气功事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迅速向国外推广。这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

1.功法大量涌现,呈现出传统功法、新编功法百花齐放的局面。

2.“外气”倍受关注,使历史上研究不多的“布气”疗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科研成果累累,由于多学科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气功科研发展较快,并已列入各级科研计划内。1983年北京中医学院气功研究所成立,1985年上海市气功研究所诞生。从此,国内出现了专业气功的科研机构。4.加快了人才培养、学校教育、业余教育、岗位培训,多管齐下,为各级医疗单位开展气功医疗培养了所需人才。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气功研究室)有气功硕士学位授予权,提高了气功专业人员培养的层次。5.对外交流十分活跃,使中国气功走向世界,为人类服务。(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倪青根)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3743.html

相关推荐

养胃需运动 内养功法调和气血

养胃需运动胃病须养,除了保证规律的饮食,适当运动也有助于胃的调理。运动能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运动还可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地活动,从而对胃...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41

中医上热下寒 是坐出来的

现在坐办公室的白领中很多人有一种“病”,很流行,这种“病”叫上热下寒。为什么会呈现上热下寒?由于上面动得太多。眼...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51

支气管炎的好偏方

每到秋冬季节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病状了,老人孩子是最常见的。只要一生病就赶紧想着去吃药严重的就去输液打针治疗,可是好了一段时间老毛病又犯了,其实简单的支气管炎有很...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24

治愈鼻腔间断性出血方

勾某,男,63岁,山西籍农民,2012年1月28日就诊。  患者近10天来左鼻腔间断性出血,每次量少成滴,色鲜红。在某三级医院耳鼻喉科诊查,血液化验,除血色素略...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34

药膳补气 调身健体

12月4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医师江涛在桂林医学院为市民举办了一场养生讲座,主要内容为如何用药膳调理身体,其中的一些经典方让市民获益匪浅。以下是专...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5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