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僵仆

僵仆,在早期中医古籍中较为常见。如《素问·刺腰痛篇》:“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huanghuang(目+巟) 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同书《厥论篇》:“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同书《六元正纪大论》:“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难经·五十九难》:“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针灸甲乙经》中则出现了9处。
由于“僵仆”一词现代已经不用,特别是其中的“僵”字之义现代已鲜为人知,因此有时人们会误解。例如《针灸甲乙经》卷十一第二:“癫疾呕沫,暂起僵仆,恶见风寒,面赤肿,顖会主之。”一本校释书就将“暂起僵仆”一句翻译作“刚起立便僵直而仆倒”。什么样的疾病会表现为“刚起立便僵直”呢?似乎没有这样的病。因此,这个理解是不对的。
按《说文》:“僵,偾也。”段玉裁注:“小徐及《尔雅》释文皆作‘偃’。大徐作‘偾’,非是。”又曰:“按,僵谓仰倒。如《庄子》‘推而僵之’、《汉书》‘触宝瑟僵’皆是。今人语言乃谓不动不xiu(歹+丂)(朽)为僵。”因此,“僵”的古义是仰面跌倒,而不是现代习用的“僵直”、“僵硬”。《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廿六《寒热经脉厥》:“足太阳脉厥逆,僵仆欧血善衂,治主病者。”(此即上引《素问·厥论》中句)杨上善注云:“后倒曰僵,前倒曰仆。”正是“僵仆”一词的确解。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文中所引古语在《红楼梦》中演化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少人理解为多足的虫,即使死了也不僵硬,事实上没有一种死后不僵硬的虫。这句话其实说的是像马陆、蜈蚣一类多足的虫,即使死了,因为“扶之者众”,所以依然趴伏如故,并不翻仰,而与活着相似。也正因此,才会以此比喻政治集团虽已垮台但影响仍在。
还有人在了解了杨上善那样的注文后,又在古籍整理时将古医籍中的“僵仆”注释为“向后跌倒与向前跌倒”。这又失于机械了。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一书中曾多次用“浑言”(也称“统言”)与“析言”这一对术语来辨析语言中的近义词。他的见解概括地说就是“浑言则通”、“析言则别”。如《说文》:“疾,病也。”这是笼统地说,是浑言;“病,疾加也。”这是辨别着说,是析言。又如《说文》:“息,喘也。mifang.fuwenhao.com”“喘,疾息也。”“击,攴也。”“攴,小击也。”也都是这样的。当这样既大同又小别的词素组合使用时,则应取其同而弃其异。如牙和齿,古时有别,在前当唇的是齿,在后粗大的是牙。《说文》:“牡齿也。”段玉裁据石刻九经改为“壮齿”,即牙是粗大的齿。但在“牙齿”连称时,就不加区分了。“僵仆”也正是这样,分析着说,有后倒前倒之别;但连成词之后,就只有“跌倒”之义,而不必再考虑后倒前倒了。(沈澍农)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2982.html

相关推荐

背凉腰僵痛 清暑益气汤治之

崔某某,男,52岁,2014年5月12日初诊。患者主诉背部凉、腰僵痛已有4年,下肢无力,蹲起困难,步行走不了50米,双足冷,下半夜3时许易醒,大便黏,食凉易腹泻...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1951

用白僵蚕治偏头痛的简效方

偏头痛中医称“头风”或“偏头风”,认为多因肝风内动、痰热互结,或风寒入络而引起头部气血郁滞所致,治疗偏头痛多以祛...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989

治脊背僵硬疼痛 肾痹

组成骨碎补15g,补骨脂12g,仙灵脾12g,川续断12g,桂枝12g,白芍12g,熟地24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2g,威灵仙15g,甘草3g。  ...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614

每天动一动 头颈不僵硬

针对长期伏案导致肩部僵硬的人群,可参照以下动静拉筋方法。  动态拉筋:双手向后扶在椅子的两个把手处,用力挺胸(收紧背部肌肉),头部往后仰,保持半分钟后放松,每次...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918

腱鞘炎典型症状是手指会“晨僵”

随着“低头族”人群越来越庞大,与低头习惯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腱鞘炎就是其中一种。由于人们对智能手机过度使用,特别是一些经常需要打...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2447

治外伤性关节僵硬煎汤熏洗方

经验方:茜草30克,透骨草、威灵仙各 20克,桂枝、川乌、草乌、山奈、花椒各9克,细辛、艾叶各6克。用法: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次,每日1 剂,连用7日为1疗程,...

精品偏方 2025-10-01 0 13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