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大雪节气导引养

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了,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下雪喽!!!
大雪节气时, 每天夜间11点至凌晨3点, 起身而立, 抬一条腿使大腿与身体成90度, 同时两手臂向两侧伸开, 手掌与手臂垂直, 用抬起的一只脚用力向前方下蹬踏地面, 再换另一条腿抬起膝盖, 用力下踏, 左右各踏地35次, 然后安坐,行叩齿、吐纳、咽津液保健等方法。
此式主要针对足少阴肾经相关病症, 可调理脚和膝盖关节的风湿邪气和毒气等, 对口干发热, 咽喉肿痛, 肺气上逆咳喘, 咽喉发干及肿痛, 心烦心痛, 黄疸, 痢疾, 男女阴部潮湿, 胃中有饥饿感但却没有食欲, 心肾疾病导致的面色黑如漆, 咳唾出血, 口喝、气喘, 眼睛看不清东西, 自觉心下胃脘部发空, 有悬吊感, 如饥饿感, 经常心生恐惧, 像有人要抓捕自己一样等等疾病都可调理。
说明undefined 此式练习时, 主要通过脚的顿地、踏地动作震动足少阴肾经, 抬脚踏地时, 大腿要抬高到与地面平行的高度, 脚下落时要用力, 重心放在踏地的脚跟上, 同时, 两手臂向两侧尽量伸展,并保持立掌,使手臂经络尽量得以拉伸。
整个过程中要使头部保持中正, 目视前方, 闭口, 并牙关略微咬紧。今人用于保健, 可不必拘于练习时间。

原文
行功 每日子、丑时, 起身仰膝, 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度,叩齿,咽液, 吐纳。 治病  脚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肿、烦心、心痛、黄疸、肠澼、阴下湿、饥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目无所见、心悬如饥、多恐常若人捕等病。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788.html

相关推荐

苍白而无血色的肤质 补补气色

苍白而无血色的肤质只会被认为是贫血的征兆,很多朋友觉得自己身体很好,但是气色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其实这有可能是一些生活中的坏习惯所导致的。哪些坏习惯会导致肤色无华...

精品偏方 2025-10-31 0 2754

调养肝脏 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

养生秘方 2025-10-30 0 2863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