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国医大师的“时差养生法"

李济仁,1931年1月出生,原皖 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 师、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 老中医。

国医大师李济仁已经年届八 旬,但依然思维敏捷、步履轻盈,周 围有很多人向他请教健康长寿秘 诀,他首推养心。

他说,五脏之中养心最为重要, “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对 于现代都市人来说,谁拥有了心理 平衡谁就拥有了健康和长寿。李老 很重视中午的休息,因为心在午时 活动最为活跃,而且这时也是阴阳 交合的时候,休息能保住心气。

情志调养方面,他认为首先要 做到心静,心态自然。《黄帝内经》 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则生 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养心。养心 主要是养神,李老在平日遇事尽量 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 人交往从不计较得失,从而保持自 己心神的虚静状态。

李济仁大师非常注重根据一天 的时间变化保养身体,提出了“时差 疗法”。

利用时差疗法减肥。由于人体 生理活动节律是早晨强于下午,下 午又比晚上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峰 值时间在上午7点至中午12点。因 此,肥胖者将进餐时间避开新陈代 谢高峰期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具 体方法为:早晨可在5~6点吃早餐, 午饭可推迟到下午l~2点,晚饭可、 在傍晚5~6点。将吃饭时间提前或 推迟,可在进食量减少的同时,降低 人体对食物的吸收与利用,达到减 .肥的目的。

推迟就寝时间治失眠。失眠患 者越早就寝越难以人眠,并且心烦 不安、思虑焦躁等。根据人体生物节 律,时差睡眠疗法有利于失眠患者 入睡,方法为:将就寝时间比平时向 后顺延2—3小时。

提前晚餐预防心血管病发作。 心血管病变多在夜间发作,如心肌 梗死、脑血栓形成等。研究发现,晚 餐进食量过多、油腻物过重是本病 诱发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晚餐 时间提前在下午5~6点,结合进食 量少、油腻物少即可起到预防作用。

李济仁大师在日常生活中,注 重运用一些简单的锻炼方法来调养 “五脏”。比如李老通常在早晨起床 后会做深呼吸,即呼吸速度放慢,每 分钟一呼一吸9~10次,这样呼吸便 可以养肺。运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 肺功能。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闭住, 尽量忍到不能再忍的时候,再呼出 来,如此反复18次。每天晚上,李老 在临睡前都会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 脚上的涌泉穴,他认为这样可让心 肾相交,从而改善睡眠。对肝脏的调 养,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 也不过度运动。养肾方面,李老经常 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同时一 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在第二腰椎 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腰阳关(在 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 下凹陷中),他认为这样有助于养 肾;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 并咬住牙齿,可以助保肾气。

此外,李济仁大师在出诊的过 程中,经常会端起茶杯子喝两口自 创的养生茶,在回到家之后,他也要 喝。而且喝完之后,他还会把里面的 东西捞出来吃掉,吃得津津有味,据 说这个习惯已经有几十年了。李老 认为该茶气血双补,能调理气血、通 经活络。养生茶组方是:西洋参3 克,黄芪、枸杞子、黄精各10克。 罗 琴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8479.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 巧治六大经期问题

月经期间,女性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经期腰痛、腹痛、乳房胀痛、心律失常、关节炎等,巧治经期问题,如热敷可缓解腰痛、蒲公英敷脐可调理乳房胀痛等。女性朋友,...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1128

肛瘘中医外治法 中医特色疗法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 的瘘管。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 3 部分组成,主要表现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 痒为特征,有些可触及或探及瘘...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1303

中医理论中的本和标

都说中医治本。那么,什么是本呢?有人说本就是根儿,从文字上讲说得过去;但实际上,很多病西医中医都很难除根儿。本是相对于标而言的,没有标就没有本,不同的情形,标本...

养生秘方 2025-09-13 0 1630

生姜梨治疗感冒

本治疗感冒的偏方摘取自《使用偏方验方大全》一书,希望对您的病症有效,祝您早日康复。    生姜梨治疗感冒    【药方】梨120克,生姜、葱白各15克。  【制...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1230

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学术特点

笔者有幸聆听上海市徐氏儿科“三年行动计划”基地总负责人虞坚尔教授讲解海派中医徐氏儿科的形成、发展、传承等,现简介如下,与同道交流。  流...

养生秘方 2025-09-13 0 137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