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瘥后防复”当注意顾护胃气

在疫病恢复期,患者如有不慎,容易使病情反复或变生他病,须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即中医所谓的“瘥后防复”。
明代医家吴又可的实践经验可资借鉴。《温疫论·下卷》明确指出:温疫病后,由于种种原因,可出现劳复、食复、自复等,并提出了调治方法:“疫邪已退,脉证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动,遂至发热,前证复起”,谓之劳复。疾病初愈,如运动过度,或房事不节,或思虑过度可致体劳、房劳、心劳,尚未复原之正气又遭耗损,再次导致机体失调,原先的疾病就可能复发,或引起其他病变。 对此,“轻则静养可复,重则宜补气血”,不可滥用“承气及寒凉剥削之剂”,以免伤了正气。
“若因饮食所伤者,或吞酸作嗳,或心腹满闷而加发热”,则名食复。有些患者认为患病后必定身体大虚,因而回家后大补营养,迭进膏粱厚物。岂知“久病之后,胃气薄弱”,病中受伤之脾胃运化能力有限,导致水谷精微难消,中焦气机受阻,也可引起疾病复发。因而病后饮食应当适度,宁少勿多,轻则损谷(减少食量)自愈,重则消导可也。《时疫解惑论·论善后》提出疫后有三禁:禁多食、禁食肉、禁男女交媾,可供参考。
“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吴又可认为,调理自复,当问前得何证何病,“稍与前药以彻其余邪,自然获效”。
疫后病情反复的情形虽然不同,调治方法也有差异,但吴又可在疫后调理中始终注重胃气。在《温疫论》中专设“调理法”一节,其中主要就是强调胃气。他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盖胃体如笼,胃气如火,谷食如薪”。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仔细处理好其间的关系:“若夫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几微之气所当接续,多与、早与、迟与,皆非所宜。须先与粥饮,次糊饮,次糜粥。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可见,恢复、呵护胃气实是疫病后调治的关键。
此外,薛雪《湿热病篇》、余霖《疫疹一得》、王孟英《温热经纬》、何廉臣《重订广瘟热论》及刘民叔《时疫解惑论》皆论及温病病后诸多调理之法,可资借鉴。
瘥后防复是治疗疫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前人的经验提示:1.疫病恢复期不可掉以轻心。无论是治疗、护理,还是生活起居都不应马虎大意。2.重视呵护正气,清除余邪。疾病缠绵迁延或反复,往往因为正气不复与余邪未清,所以瘥后调治既要扶正,又要祛邪。3.必须保护脾胃之气。脾胃健旺,则气血化生,才能御邪,才能康复。因此,疫病瘥后无论针对何种证候,调治时须念念不忘顾护脾胃。4.辨证论治仍为宗旨。病瘥后,一般多重养气阴、清余热,但病情会变化,体质有差异,不可以此为板法,须知常达变,随证而治。(叶进)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89.html

相关推荐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2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9

胃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既不苦口,又不伤肤,取材便利,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以下介绍几种溃疡病的饮食疗法。  (l)新鲜猪肚一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人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325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1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