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穴位贴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使用药物内服和外用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冬天或受寒后容易发作的顽固性疾病。在冬季或受寒后易患病者多属于平素脾肾阳虚、正气不足,这些人因受夏季阳气隆盛的影响与促动,和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一年中变化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的态势,体内寒凝之气也因此易于解除,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佳效,即为“春夏养阳”的体现。

  在人体的穴位上贴药防治是颇有代表性的方法,一般称为“三伏敷贴”,中医称为天灸。主要由细辛、元胡、干姜、白芥子、肉桂等刺激性的中药制成,使用时固定敷在特定穴位上,保留一定时间,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疏通背部穴位,一气贯通,从而系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咽炎、甲减、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湿等)、脾胃虚寒类疾病(腹泻、腹部冷痛等)、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痛经、冻疮及体质虚弱所致的易感冒、手足发凉等。

  “冬病夏治”疗法包括多种治法,除穴位敷贴,还有中药内服和外用、艾灸、中药熏蒸、中药药浴等。好发“冬病”的病人多以肺脾肾三脏的阳气虚损为根本,通过内服益气扶阳的中药可达到补阳目的。内治以补肾、固护正气为主,据病情不同可选用扶正抗敏合剂、健脾益肾理肺膏、宁肺合剂、健胃胶囊等中成药。灸法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培补脾胃、强壮元阳、扶正祛邪。《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如常灸足三里具有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的功效,灸神阙、气海、关元穴能温补元阳、健运脾胃,艾灸对于虚寒性消化系统、妇科疾病等均有效。(李丽)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5083.html

相关推荐

夹竹桃泡洗治疗冻疮方

取夹竹桃叶子20片左右,加入适量冷水,用文火熬煮,待水颜色变为深绿即可。待水温降到手能接受的时候,泡洗生冻疮的手脚,耳朵可用毛巾沾水热敷。水凉后可加热反复使用5...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312

中药养生药酒

仙灵脾酒仙灵脾1斤,用无菌纱布盛之,浸白酒2斤,密封3日后饮用。可治偏风不遂,强筋坚骨。  薏苡仁酒用上好薏苡仁粉,无菌纱布包裹后,浸白酒中,饮用时加热饮之。可...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690

中医治鼻衄(鼻出血)

鼻衄俗称鼻出血,多由外感燥热之邪、恣食辛辣、嗜好烟酒或大怒之后,或用手乱挖鼻孔,造成鼻黏膜破裂出血,也有某些血液病所致者。轻者短时间可自止,重者流血过多,致气血...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938

4种中药偏方治便秘

【偏方一:葛黄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原料:生葛要、猪膏各2升,大黄30克。  制法:将以上3味药捣碎,用7升水,煮取5升,去渣,煎取3升,澄清。 ...

精品偏方 2025-09-12 0 100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