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燥邪是六淫之一 温燥因与温热之邪相合

立秋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日的炎热潮湿,给人们带来了干燥和舒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燥”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常见于秋季或气候干燥的环境中。秋季介于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之间,燥淫证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发于初秋气温者为温燥,发于深秋气凉者为凉燥。初秋,暑气未散,温热犹在,燥邪与温热之气相合,则表现为温燥;时至深秋,冬季临近,寒气渐起,燥邪与寒邪相结合,则又会表现为凉燥。
《黄帝内经》指出“燥胜则干”,清代医学家喻嘉言曾为“病机十九条”补缺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燥邪致病,以其性干,易损伤人体津液为主。其次,秋季主脏在肺,肺与口鼻相通,喜润而恶燥,因此燥邪最易伤肺。
温燥因与温热之邪相合,故极易伤人津液。一旦侵犯人体,临床表现为口鼻干燥,干咳少痰,气逆而喘,咽干喜饮,皮毛不荣等阴津耗损不足之象,甚至可以伤及血络,出现咳血、肢体痿废等危重症。
凉燥与寒气相合,侵犯人体时常表现为头痛、恶寒无汗等特点,只是程度较寒邪为轻,因此有“燥为次寒”“燥为小寒”的说法。凉燥袭人,对津液的影响可能并不是直接的耗损,而是更多表现出收敛肃降的特点,从而影响津液的布散,常以咳嗽痰稀,鼻塞咽干,不欲饮水为主要表现。
“燥者濡之”,中医针对燥邪犯肺,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常用的中药如沙参、麦冬、天冬、梨皮、银耳等;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常用中药包括紫苏叶、桑叶、桔梗、枳壳、前胡等,另外还多配合陈皮、苦杏仁等降气化痰之品。比如治疗温燥初袭的“桑杏汤”,桑叶既可以宣散风热,又可以生津止渴,同时再加上梨皮、沙参以清肺润肺;豆豉、栀子增强宣散清热的作用,以及杏仁、象贝来止咳化痰,全方共奏清燥润肺之功。
从预防角度来说,在秋季来临之时,可以适当食用银耳、蜂蜜、莲藕、秋梨等滋阴润肺之品,以养阴生津,防燥邪犯肺。另外,还要顾护脾胃,食用怀山药等肺脾同补的食物,以培土生金。
相比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秋天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季节,针对燥邪的特点,在享受“天凉好个秋”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津液与正气,就会安然度过。(李杭)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716.html

相关推荐

一郎二子散治疗诸虫。一郎二子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郎二子散的秘方制作方法,一郎二子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诸虫。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一郎二子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槟榔5个(切片,...

VIP秘方 2025-09-10 0 747

胃痛腹痛腹泻 虚寒性肠胃病 温胃散

指导专家 刘凤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教授  气温渐渐升高,室内的空调也开得越来越低,南方地区的市民多待在空调房,太阳晒得少,睡得也晚...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89

止癌症疼痛 归一饮加减

张某,女,78岁,2018年05月13日初诊。患者因右胁肋部痛苦不适1月余伴有厌恶、厌食,全腹胀满痛苦以夜间痛苦为著,反射至项背部生硬、畏寒、肢体厌倦、少气懒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41

久咳用仙人掌加白糖一个多月治愈

一旦你的喉咙发痒,你是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当众大咳的。尽管咳嗽非常招人,但它本身并不是病,而是一种机体的保护性反射。  依据持续的时间和咳出物,我们可以判断咳嗽的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42

中医调心方法 一动一静

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通过血脉输布血液营养全身。血液本属于广义之精,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内经》记载:“心者君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4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