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 理论基础功法举隅历史起源 功法举隅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是在当令节气期间,通过导引吐纳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传统导引养生法。该方法是在中医天人合一和顺时养生等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天人合一作为中医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健康观的重要内容,包括人自身的形神统一和人与自然的统一。顺时养生则是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养生理论。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和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节气养生理论方法,唐末宋初陈抟老祖编创的节气导引法,更将导引、节气、养生、治疗融为一体。
理论基础
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天人合一思想是宇宙自然和人体生命现象的有机统一,其将宏观与微观相连,探究其中相通的原理。宏观查之,气的运动变化推动万物的生长、发展、运动;微观来看,人体的生命活动亦依赖于气的推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故人居其中,禀受天地之性,与天地相通。
顺时养生揭示了人体盛衰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顺应四时变化规律调摄人体,才可阴平阳秘、五脏和谐、气血和调。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应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不同季节,阴阳消长不同,所对应脏腑不同,为求平衡,养生之道亦不同。在同一季节当中,不同节气的自然界气候也不尽相同。节气养生就是在四季养生基础上,对二十四节气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后逐渐形成的更为精细的养生法,可从饮食、运动、药膳、防病治病等多方面指导人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导引法是节气养生的具体操作方法,亦是顺时养生的重要分支。
历史起源
二十四节气导引法源于唐末宋初,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刊行于明武宗正德丙寅年(1506年)的《保生心鉴》是二十四节气导引法的最早文献记载。该书以《圣贤保修通鉴》为基础,参考《礼记月令》及《素问》《灵枢》《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十四经发挥》等书,经反复研究,“并采活人心八法,命善图者缮形摹写”编撰而成。书中对“太清二十四气水火聚散图”(即二十四节气导引法)做了重点介绍,对每一导引法及主治病症叙述详尽,配有精美图谱,对后世影响较大。《万寿仙书》《万育仙书》《遵生八笺》等亦刊载。至清朝,二十四节气导引术被编入《四库全书》《中外卫生要旨》等书中,因而得以传承发展。
功法举隅
大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7月22日前后开始,到8月7日前后结束。自然界在夏至时达到阳的顶点,此后由于长时间的高温与日照,致使地面的大量水分蒸腾上升,湿、热交加而形成暑热、暑湿,程度渐增,故有小暑、大暑之分。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故湿气重者,病多在脾;胃喜湿而恶燥,故热重者,病多在胃。故中暑之人多呕吐、泄泻、身重等消化系统之症状。又因心在五行属火,脾胃在五行属土,根据火土相生的理论,脾胃为心之子。夏至之后,火的升、开之势已达顶点,并开始逐渐转为合、降的趋势,故在此时加练脾胃乃为顺时养生之法也。大暑踞地虎视式,其练习方法与峨眉派脾脏小炼形的导引术如出一辙,有调理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
大暑踞地虎视式主要锻炼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阴脾经。该法以两手拄地、固定不移,左右转身并配合怒目虎视的动作,可使丹田之气升于胸中,而头身转向前方时,真气则又降归丹田。如此头身左右转动,真气则在体内随之升降,可以促进膈肌运动,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长期习练大暑踞地虎视式,可以有效防治头项疼痛强直、胸部闷胀疼痛、背部困重疼痛、咳嗽、气喘、臂痛、皮肤麻木、小便频繁、恶寒发热等症状,亦对腰脊疼痛强直、腹胀、胁痛、纳呆等症状有较好防治效果。(代金刚 宋军 张明亮)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528.html

相关推荐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36

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可预测

一、上肢瘫痪功能恢复的预测: 瘫痪上肢绝大多数都是从肩部先恢复,其次为上臂和前臂,以手指的功能恢复最迟。而手指活动好转的程度与能否写字、缝纫、持物等关系很大。因...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2113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2

古代医家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奇功,唐代名医孙思邈极为推崇腹式呼吸,常年坚持不懈,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

养生秘方 2025-10-24 0 1833

百年黑膏药,有疗效有历史

早上的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室外,候诊患者排到了楼梯口。家住门头沟区永定镇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区中医院巡诊队把“疗效奇特&rdq...

养生秘方 2025-10-24 0 242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