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春捂讲究“上薄下厚”要捂住的部位

今天是惊蛰节气,很多地方气候已经回暖,但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还是很大。春寒料峭之时如果贸然减衣,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很可能发生感冒等一系列身体问题。面对初春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厉秀云提醒大家,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越多越好,捂是有讲究的。
春捂讲究“上薄下厚”
厉秀云说,人体下身血液循环相对上身来说较差,更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袭,所以初春要注意腿部保暖,捂腿、捂脚、时时顾护人体的阳气。脚部位于肢体最末端,是身体上对外界温度最敏感的部位之一,所谓的“寒从脚上起”就是这样道理。脚部受凉后不但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让人更容易被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侵袭外,还容易引起腹泻,并影响到脑部的供血量。中医认为,脚是人体上穴位非常集中的部分,有些人经常出现偏头痛、小腹疼痛却总也找不出原因,其实就有可能是因为脚部寒冷影响到全身经络运行所造成的阳虚。天气开始转暖后,很多人习惯于先脱去厚重的绒裤、毛裤、秋裤,一下子脱成了单裤。厉秀云说,这是不符合初春养生原则的。裤子最好是由厚变薄逐渐减,毛裤、绒裤减成秋裤,厚的秋裤减成薄秋裤或连裤袜,再减成单裤。这道理和捂脚是一样的,目的是防止寒邪侵入人体。春捂是不需要捂头的。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规律而生发,阳气是向上的,所以如果还捂着厚厚的帽子,就会影响到阳气生发。只是摘帽子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适应外界的气候。如果您现在还戴着厚厚的帽子,先换个薄一点的,别一下子摘掉,要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其他要捂住的部位
厉秀云说,初春除了要注意腿部和脚部的保暖外,身体还有其他一些部位也需要注意适当保暖。
手腕 在手腕腕横纹附近有神门穴,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为人之神气这是心经的原穴,心主血脉,气血运行畅通,利于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手腕不能让它受凉,一定要注意保暖。
腰部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人就会怕冷、尿频、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容易困倦疲乏,所以不要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早春里露着腰,以免着凉。
肚脐 肚脐上有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厉秀云告诉大家,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气温超过15℃时,即使是老人、孩子也该脱掉厚厚的衣服了,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会适应不了,对健康同样是不利的。(史爱华)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222.html

相关推荐

生命、健康、生病、经络、穴位

当前,医学中出现一些误解——把身体当成了生命。实际上,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  这里有五个概念都需要定义,即生命、健康、生病、经络、...

养生秘方 2025-11-01 0 2410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044

牛奶加薄荷 解春困

春天,人特别容易犯困,睡觉睡不醒,工作也没精神,这叫“春困”。在此建议您:牛奶中加块薄荷糖,可解春困。牛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其...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655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50

重调生物钟 节后上班“精气神”

2012年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光是工作,对于我们的健康,也应该做一个计划。  近期,一份号称是“史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在网上流传并...

养生秘方 2025-10-07 0 184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