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食“玉泉”法就被一些养生者所推崇

何谓“玉泉”?《千金要方》云:“玉泉者,口中唾也。”就是指由口腔内大、小唾液腺,主要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所分泌的一种无色稀薄的液体,即唾液。祖国医学认为,常食“玉泉”,能洁齿牙,明耳目,益颜色,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早在汉代,食“玉泉”法就被一些养生者所推崇。
据《后汉书·王真传》记载,东汉时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他介绍养生方法时说:“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漱舌下泉咽之,不绝房室。”这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常食“舌下泉”。
在《汉武帝内传》中也有王真食玉泉养生得效的记载:“王真,字淑经,上党人。习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断谷二百余日,肉色光美,力并数人。”
《千金要方》中还记载了三国时曹操向皇甫隆请教养生术的故事。
曹操问曰:“卿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此盛事也。所服食施行导引可得闻乎?”皇甫隆答曰:“臣尝闻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二七遍。如此者乃名练精。”
证明皇甫隆在当时已认识到,早晨未起时漱炼津液而咽之,有去虫排毒,清洁口腔,坚固牙齿的作用。
古医籍记载服食“玉泉”的方法较多。
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言:“每旦初起,……漱玉泉三咽,缩鼻闭气。……令人延年不聋。”隋朝巢元方说:“朝未起,常咽津”,能“补益虚劳,令人强壮”。唐代的孙思邈说:“每食讫,以手摩腹数百遍,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如此则津液流通,“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他还把这种方法称为“饮玉浆”,由此足见其对这一养生法的重视程度。明代的《胎息铭》则认为半夜子时的咽津尤为重要。还说常咽津“非只治病,决定延年”。
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至老仍身坚体健,才思敏捷,面色红润饱满。据其自述,是得益于每天嚼服二十粒芡实。咀嚼芡实与吞津咽唾也有关系吗?《孙升谈圃》作了如此解释:“盖人之食芡,必咀嚼之,终日嗫嗫。……食之者能使华液流通,转相灌溉,其功胜于乳石也。”这就是说,食芡必咀嚼,咀嚼可生津,相随而咽则有益于养生。
苏东坡对咽津养生法颇有考究。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中,苏氏还把咽津与叩齿、闭息、内视、按摩等功法融为一体,提出了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养生法。
其功法是:“每夜于子(时)后,披衣起,面东或南,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自我默念的暗示法)。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出入均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漱炼精津液,未得咽……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三咽津乃止。”
他还指出,这种方法不必拘泥于子夜,白天无事时,“亦时时闭目内观,漱炼津液咽之。”若能坚持不懈,则“去仙不远”也。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105.html

相关推荐

入秋前后食 田螺粥 鸡骨草煲田螺

田螺不仅肉质鲜美细嫩,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田螺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核黄素及多种维生素。田螺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田螺肉甘性寒,具有清热...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58

食疗肠易激综合征 心脏神经官能症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胃肠道功能 紊乱性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 习惯改变为特征,但很少有肠道器质性 病变。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及症状的加 重与情绪紧张密切相...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80

心肾好 食疗方莲子汤

水和火都是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和重要的物质,如《尚书》所言:“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水与火各具特点,水主静,性寒凉,趋下滋润而闭藏;火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32

白果养生粥 喝出嫩皮肤

又到了白果上市的季节,从健康角度而言,白果吃得好能够养生,吃不好则会伤身。一次不要吃10颗以上李先生是地道的桂林人,他煮白果很讲究:先把白果放到水里煮十几分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52

知治法当然 又知其所以然

医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以消导治积、以快药泄满、以补治虚羸、以涩固脱、以利下攻秘、以润治渴、以辛温散表、以香燥理气、以寒凉止血、以通止痛、以养血治不得眠、以补兼滑...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6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