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药处方之“药引”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红糖:甘、温,能补中、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引。

  食醋: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

  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为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清暑解热的白虎汤。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峻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陈景胜)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267.html

相关推荐

四个中药偏方治疗冠心病有奇效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其病因多为思虑过度、饮食不节、痰饮内生、情志不畅、肝郁阴伤、年老肾气日虚等所致。因此,其防治原则是扶正祛邪,活血通络,涤痰逐瘀,补益气...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77

五瘟丹治疗天行瘟疫。五瘟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五瘟丹的秘方制作方法,五瘟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天行瘟疫。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五瘟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芩(乙庚之年为君)、黄...

VIP秘方 2025-09-11 0 96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