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一妇女来就诊,见其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眼睑闭合不紧,遂开牵正散加味,处方:白附子、僵蚕、全蝎、薄荷、羌活、蜈蚣、甘草,水煎服,2剂中药服下后,所述症状基本消...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36
自制中药兜肚疗法是将一些中药研成细末,以柔软的棉布折成能覆盖腹部的兜肚,内铺少许药棉,把药末均匀地撒上,再覆以稍厚的普通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固定在网状小格...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374
砭术见于(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砭、针、灸、药、导引五大医术之一,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所致的腹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刮法 适用于疾病初期...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05
热带的桂枝、生姜,北方的芍药、大枣,还有产自西北的甘草,这些食物或药物跨越了不同地域,是谁最先把他们配在一起的呢?传说是商代的一位精于烹饪的大臣伊尹用他那高明的...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18
《伤寒论》真武汤适用的症状与病机伤寒论中用真武汤的有两条论述: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20
本病是由于颅内的脑脊液过量,压迫头颅骨和脑组织的疾病。脑积水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见于六个月以内。由于这时患儿的骨缝尚未按合,头颅容易扩大,所以随着颅内脑脊液的...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652
《丹溪心法》一书是由朱丹溪的弟子门人和私淑者收集、整理朱丹溪的证治经验汇集而成。而在朱丹溪亲自书写的著作,如《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两书中,并没有出现&ldq...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335
李某,男,27岁。2011年7月25日来诊。因“双下肢浮肿2月余”入院,既往外院明确诊断“肾病综合征(肾小球微小病变)&rd...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194
魏指薪(1896-1984),山东曹县人,教授。1918年起在家乡行医,1925年到上海开业,1955年率家人参加上海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工作。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111
暑热证轻者为伤暑(暑热感冒),重者为中暑。暑热侵袭,初感暑邪伤于卫分,或直中卫气,是夏季一种急性热性病,此病自夏至日以后、处暑以前较为多见。《内经热论篇》:&l...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278
邓铁涛教授是我国当代久负盛名 的中医学家,精研岐黄之术,融古贯今, 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均有精深造诣。中医 外治法,在广义上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 施于体表皮肤或从体外...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599
肠麻痹推荐几剂中药外敷法1。葱白100克,食盐500克。将食盐在锅内炒,以炸花为度,纳入葱白拌匀,用布包好,热敷脐上(热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每日1~2次,连...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123
七方十剂,七方源出《内经》,十剂则由北周徐之才首提,后世引申发挥,而彰于张从正、李时珍等医家所著。《儒门事亲·七方十剂绳墨订一》云“故...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52
单从药物组成来看,甘草干姜汤加白术、茯苓即为甘姜苓术汤。或者,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即为甘姜苓术汤。 甘姜苓术汤即治疗“肾着”病之肾着...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162
急性女阴溃疡发病原因不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阴部,常见于小阴唇的内侧和前庭。临床上有三型:(1)坏疽型。常累及小阴唇,损害为数目较少的深溃疡,有粘着性膜,数周内...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206
1.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女,28岁,症见发热,恶寒,肢体倦怠,咽喉肿痛,吞咽困难,腹痛大便2日未行,口臭明显,舌红苔薄黄,脉数。查体:体温39.6~C,咽部明显充...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23
念珠菌病又称串珠菌病,通常发生于粘膜、接连粘膜的皮肤和褶迭处的皮肤,在这些部位出现急性或慢性损害,少数病例皮肤可有广泛皮损。另外,体弱患者的肺等内脏器官亦可因白...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819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939
五苓散来源于汉·《伤寒论》一书。现代临床已把它制成丸剂、片剂(各地大中型药店一般均有售),是一种价格便宜的常用中成药。 它传统应用于外感风寒,内停...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526
本病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是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肛管皮肤发炎水肿、纤维增生而成,其表面被皮肤覆盖,故不易破碎出血。外痔形状、大小、症状各异,有结...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97
阴囊湿疹,中医称“绣球风”、 “肾囊风”,多由湿热、风邪外袭及不洁等所致。初起时阴囊瘙痒,久则皮肤渐变肥厚,甚至...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504
反复呼吸道感染以2岁内小儿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据有关方面统计,呼吸道易感儿每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平均为健康儿的4.5倍。目前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838
五子衍宗丸最早见于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书中有张果献给唐玄宗的五子守仙方,即是五子衍宗丸的原貌,它是唐代著名的补益方剂。五子衍宗丸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692
编者按:《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确立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堪称万世方祖。但历代医家一直在探讨该书所阐发的理论;特别是围绕其防治急性温热病的病因...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396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系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半个世纪来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增加,在男性居民中尤为明显。肺癌...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242
源自《伤寒杂病论》的半夏泻心汤,可谓是医圣张仲景的得意之方,此方可调和肝脾、散结消痞,后世众医家临床均有借鉴,也为后世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现如...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978
麻子仁丸出自 《伤寒论·阳明篇》第 247 条, 由麻子仁、枳实、杏仁、芍药、大黄及厚朴组成。 因东汉时期尚无白芍之称,更无白芍与赤芍之分, 故对...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64
李英杰,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 任中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第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将李老治疗甲 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经验介绍...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508
药露是用中药材经过蒸馏制取的纯净液体,或中药材加开水冲泡或煮沸后饮用,亦可冷藏后再饮用。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常会使人出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若能...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121
六味地黄丸是大家熟知的滋阴补肾中成药,在“地黄丸”这个大家族中,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员,属于“地黄丸”家族的还...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