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女,20岁,2007年8月4日患病,初起头痛发热而兼呕逆,四天之后,神志昏蒙,送某医院治疗三天,患者仍昏迷不醒。余应邀请,前往诊视。见患者口噤不语,饮食...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270
笔者的三姨,40岁,频频喷嚏,常数十分钟不止,甚是苦恼。早晨与傍晚为甚,中午少闻,天气暖和时亦少。平时六脉俱沉,舌淡红薄白苔,不发热,其他均无异常。 从生活习...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718
成分区别逍遥丸是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甘草、白术、生姜、甘草组成。当归和白芍能养血补肝;当归可散肝醒脾;白芍可以柔肝,二药为方剂中君药。白术、茯苓、甘草补气...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003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具有较强广谱抗菌的中药。除了我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翘散”等名方中,金银花是主药外...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082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轻的仅有胸闷、气促。严重的则起病急骤...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967
麻仁润肠丸是治疗肠燥便秘的常用药。该方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等中药组成,润肠通便,有增强肠蠕动、抗菌、解热等作用,适用于大便秘结伴有小便黄少、...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922
第二届国医大师徐经世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685
小说《金瓶梅》里讲,有一日孟玉楼“心悽恶心”,“西门庆忽然想起:‘昨日刘学官送了十丸广东牛黄蜡丸药,用酒儿吃下极...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030
白茅根茶: 鲜白茅根100克,去节间须根,洗净、切碎,人沙锅内加水1500~1800毫升煎煮,取汁。每日代茶空腹温饮。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主治小便黄赤、淋漓涩痛...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089
经方具有组方严谨,立意明确;主次有序,方证相应;重视配伍,守中有变;调和阴阳,方简效显等特点。这些特点是辨证论治的精髓。而要掌握这些特点,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路...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055
妊娠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轻度下腹疼痛,存在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子宫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月份相符者,称为先兆流产。其出血量一般比月经量少,初为鲜红色、淡粉红色,...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488
空气进入胸膜腔时造成气胸,胸膜腔积血称为血胸,气与血同时存在于胸膜腔则称气血胸。胸部损伤时骨折断端戳破胸膜、肺组织或肺组织裂伤,均可并发气胸。损伤造成肋间或内乳...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264
失眠:失眠指睡眠不足或睡不深熟。有几种形式:一是难于人睡起始失眠;二是睡眠浅而易于惊醒间断失眠;三是睡眠持续时间早于正常,早醒后不能再人睡(早醒失眠)。引起失眠...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970
本病系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唇粘膜慢性炎症过程而言。损害以下唇为主,上唇及口周皮肤亦偶可累及。临床表现可有急性阶段与慢性阶段之别。急性阶段轻者仅有唇红缘浸润、肿胀...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483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881
方源 《重订通俗伤寒论》。处方 苏叶、杏仁、茯苓皮各9克,羌活、橘红、防风、白芷各5克,生姜3克。加减 如风重于寒,咳嗽痰多,去羌活、生姜,加半夏、前胡、桔梗。...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138
本病是发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胫骨脊两旁、踝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慢性溃疡。因其发病部位在裙边,故又称“裙边疮”。患病后长年不愈,俗称“老烂脚”,现代医学称小腿慢性溃疡...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16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言:“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该条文为后世治疗胸痹起到了极大...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301
宋代景焕于《牧竖闲谈》中曰:“真菊延龄,野菊泄人。”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白菊及黄菊,独擅清热之功,一般用于治疗疔痈肿、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815
病例:李某,女,记者。因反复出现刷牙牙龈出血、稍碰则皮下瘀斑2个月就诊。诉疲倦困乏,四肢无力,动甚则气短,月经期长,量偏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血常...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231
1.胖大海洗净,放入茶杯中,加入蜂蜜适量,用开水冲泡,加盖3分钟后即可饮用。 2.金银花、连翘、元参、麦冬、桔梗各10克,乌梅、甘草各6克,胖大海3枚水煎服。...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266
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这几乎是历代伤寒学者的共识,是不可能有疑问的。 但,理中丸方出自《伤寒论》中的霍乱病篇,太阴病篇并没有提到理中丸。为什么?这似乎也不成为...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301
本病是视网膜脉络膜黄斑区的局限性炎症,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黄斑区是中心视力的据点,一旦发病,正前方视物泛暗,视力下降,或有视物变形,视大为小,视小为大,视正反歪,...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471
薛伯寿,男,1936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蒲辅周先生弟子。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246
升降散为表里双解之方,如在外感温病过程中出现表里热盛证候时可以取用。即使里热不盛,通过适当加减,加用凉散表热之品,也可随宜取用。 笔者在治疗以发热为主症的上呼...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820
关于附子理中丸中附子的用量,原方为诸药各等量。倘改丸为汤,医生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多不用等量。其中附子的用量,有用大量以“两”计者,有用小...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223
徐某,女,38岁,2013年12月7日初诊。患者主诉因发热三个月来诊,主诉呈阶段性发热,尤其是月经前后发作明显,体温多在37.2℃~37.5℃左右,一般傍晚感觉...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646
刘英锋对古今柴胡类方的学与用:理法串解清代徐大椿首次提出的类方分证之说, 于领悟仲景之学可谓另辟一径, 对伤寒方证学派的发展影响至今, 然其与伤寒六经分类学说的...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475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病之良方,临床应用疗效显著非常广泛。少阳病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证。本证为邪入少阳经...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606
来源 《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 鲜葱白4枚,桔梗、薄荷各4克,山栀8克,淡豆豉9克,连翘5克,甘草2克,淡竹叶10克。用法 水煎服。功效 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主...
秘方方剂
2025-09-12
0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