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风病”中医防治

  中医学“风病”的概念有两大类,一类是外风(病),一类为内风(病)。外风(病)是指因感受了自然界中的虚邪贼风而患的病,如面神经麻痹等;内风(病)指因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合,气血运行逆乱引起的诸症,如肝阳化风所见的头晕头昏、面目(或肢体)麻木;阴虚生风所见的腰酸膝软、头目昏花;血虚生风所见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抽搐等。

  夏秋季节,天气炎热,雨水偏多,空气湿度大,人们容易罹患皮炎、荨麻疹、风疹、湿疹等属于中医学“风病”范畴的皮肤疾病。这类皮肤病,多因血热而感受外风,或因血虚生风而发病。这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清热泻火或清热凉血以祛风止痒的药物,像荸荠、薄荷都是甘寒清凉之品。用荸荠200克,鲜薄荷叶10克,白糖10克。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频饮。可用于荨麻疹属血热生风者,见皮疹红色,灼热瘙痒,口干心烦,发热,舌红苔薄,称之为荸荠清凉散。也可用马齿苋30克(鲜品可用100克),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各15克,干地龙9克。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地龙一起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煎30分钟,弃渣取汁300毫升,分两次饮用,可治疗具有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的胃肠湿热生风的急性荨麻疹,谓之马齿苋地龙饮。


  夏秋季也是脑血管病的发病之时。临床治疗上中医学强调应采取镇肝熄风,或滋阴熄风方法,随证配以清热、养血以及化痰之品。日常生活中也可选用药膳辅助治疗。可用葛根粉250克制成面条,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水煮六七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面条放入淡豆豉汁中煮熟食之。适用于中风、言语謇涩、神志昏聩、手足不遂患者,或是中老年脑血管硬化之人,对预防中风有帮助。或用鸡肉90克,田七10克,红参10克,黄芪30克,生姜3片。将田七打碎,加鸡肉、生姜过油,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两小时,调味即可,随饭食用。可益气活血,通窍。适用于气虚血瘀的中风后遗症,见半身不遂,患肢肿胀,疼痛,语言不利,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悸,舌淡暗或有瘀斑,脉弱者。而对于素体阴亏患者,可用地黄龟肉汤。约200克龟1只、干地黄30克、枸杞子20克、秦艽15克。将龟去肠杂、斩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两小时,调味即可,随饭食用。可滋阴,祛风。

  夏秋之际也易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旧病复发。中医学认为湿重苔腻、关节重者可选用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木瓜10克、梗米30克,一起放入锅内,加冷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文火炖薏苡仁酥烂食用。喜食糖者可加入白糖1匙,宜每日或间日食用。对于素体血虚、面色苍白、头晕神疲者,可食用乌鱼枸汤。约500克乌鱼1条,枸杞子30克,鸡血藤10克,1000毫升水,武火煎沸,文火煨1小时,早晚各服一次,一次100毫升,以补虚利关节。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223.html

相关推荐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57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张仲景“二十五味儿茶丸”治痛风

尿酸平稳、关节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风永不复发,这是痛风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疗上常常陷入“吃药见效,不吃药复发”的怪圈。其实,早在一...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850

黄耆丸治疗虚劳。黄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黄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耆3分,鹿茸3分,茯苓3分...

VIP秘方 2025-10-27 0 217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