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牙痛 中医治疗外用内服多法

治疗牙痛着重于针对原发病,多需由牙科医师给予酌情内服维生素、抗生素,或辨证施用清胃泻火、疏风清热、消瘀通络、补肾固齿、益气缓痛、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等中药或中成药...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971

中医治疗胃脘痛 疏肝和胃法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肝与脾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肝气疏泄失常,一则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则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不和...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876

李中梓 白居易

李中梓(1588—1655 年),字士材,号念莪,明 代华亭(今江苏松江)人。 李中梓因体弱多病而自 学医术,潜心研究医学50 余年,博览医学经典,...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718

当心口腔中三个危险区

除了口腔中的黏膜白斑须要警惕之外,慢性炎症、溃烂、长期不愈的溃疡以及红色斑状病损等,也都是容易引起癌症的病变。这是从病变种类上需要警惕的地方。那么这些病变多发生...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010

伏邪理论 慢乙肝的中医认识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扶正祛邪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指由乙型肝炎病 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引起的, 病程至少持...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508

养生堂治眼睛干涩简易中药药袋

干燥综合征最早被人们认识可以追溯到1882年,当时的医学专家首先报导了一例丝状角膜炎患者的病例。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逐渐深入,认为干燥综合征是...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151

从中医角度讲“上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出现如口干、口苦、口臭、起口疮、牙痛、便秘、手足心发烧等不适,儿童还会有流口水、扁桃体肿大、盗汗、尿床等症状,其实,这些都是&ldquo...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467

活用“中医+”思维 坚持中医“四性”

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科普传播和创作,一方面将有助于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应用,促使公众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能从中医药中获益,提高公众维护健康的能力...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977

两型论治中医“风痧”风疹

风疹,中医称之为“风痧”,是由于感染风疹病毒而引起。病原体存在于患者的口、鼻以及眼部的分泌物中,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1469

中医肺为华盖 调节寒温保护肺脏

肺处于人体胸中最高的位置,中医认为,肺为华盖,即是形容肺像雨伞一样给五脏六腑挡风遮雨。与皮肤、胃肠相比,肺这道防卫细菌入侵的屏障最为脆弱。西安红会医院内科主任、...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346

喝中药应慎吃的食物

白萝卜。有理气下气的作用,是可以“破气”的食物,不宜跟人参等补气的滋补温补类药同吃。辣椒、姜、蒜。辛辣刺激的食物,是正在服用清热凉血类中...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021

中医之三国 杨修之死

曹操在斜谷界口屯兵日久,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据守;想要收兵,又怕被蜀军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这时正好庖官送来鸡汤,曹操见碗中有块鸡肋骨,因而有感于怀。正在沉吟的时候...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772

中老年女性腹胀腹痛警惕卵巢癌

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女性来说,如果经常感到腹痛、腹胀,而且经过对症治疗没有改善的话,就应该引起警惕了,这或许是卵巢癌的早期信号。卵巢癌早期常无症状,至今缺少有...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721

春天湿邪致病 中医支招防治远离病痛

三月天,孩儿面,乍暖还寒,阴晴不定。遇到回南天,雾霾、潮湿、闷热更给自然界的病毒细菌提供了加快繁殖的有利环境,客观上更易引起各种潜伏疾病的产生。而从中医养生防病...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812

中医祛风脱敏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有的呈季节性.有的则长期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用鼻镜检查时发现鼻黏膜苍白或色淡水肿.鼻道有水样分泌物。舌淡胖苔薄白.脉多沉细。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脏腑虚损...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1858

民间中医密方

治冻疮经验方法:取橘皮适量,用火烤焦,研成粉末,再用植物油凋均匀,抹在患处。 主治:冻疮。 李真洪治萎缩性鼻炎经验方法:取冰片3克研细粉,溶于蜂蜜 100克中搅...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635

头痛伴有眩晕烦躁 中医汤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何钱  刘某某,女,32岁。1976年6月18日初诊。诉头痛尤以右侧太阳穴及后枕部为甚,已经6年有余,太阳晒数分钟必然头痛发作。头痛呈...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1956

中医明目法

方法一 熨目   每天晨起或睡前,取坐或立式,闭目,同时双手掌快速摩擦揉搓,约半分钟便会感到发热发烫,随即迅速将双手掌按抚于双眼上。待热感不明显时,再如法重试一...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1278

中医血的概念 血的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大红枣是可以补血的。然而近日有专家出来说,红枣中的铁含量少得可怜,还不容易被吸收,所谓红枣补血只是个传说罢了。到底红枣能不能补血呢?这主要得看如何...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890

痿病的中医诊治

《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的三条原则,“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各以其时受...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