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程莘农 学中医最难的是坚持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爷爷》,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开头几句:每天清晨的晨曦中,一位留着山羊胡子、精神矍铄的老者,走过中医研究院的院落,走向他的诊...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36

方证相对是中医学的倒退

•“方证相对”学说是在彻底否定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20世纪初...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05

中医药学家郭士魁先生是中医出身

著名中医药学家郭士魁先生和我有一段密切关系,在1940至1942年我们两人在北平市中药讲习所是同窗共事的同学。这个学校是历史上唯一一所由政府主办专门培养中药人员...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04

蔬菜科学吃营养又有益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提醒说:有些日常蔬菜吃法一定要科学,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蔬菜的科学吃法大全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09

程门雪 杰出的中医学家临床家

程门雪(1902年~1972年),安徽婺源人(今属江西),杰出的中医学家、教育家、临床家。1916年起,先后师从安徽名医汪莲石、江苏孟河名医丁甘仁学医。1921...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04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学科中最具治疗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标准化是制约中医妇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74

要想健康学会“站”

站是人的一种姿势,也是一种无声的肢体语言。对我来说,这种“无声的语言”里包含了父爱、享受和健康。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即使不生病的时候也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53

中医学子扎根基层大有可为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国家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频出良策,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滞缓,随着中医药技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01

顾植山五运六气临证学术思想管窥

•现在有人一谈到运气方,拘泥于《三因司天方》十六首运气方,实际上《三因司天方》仅仅给了我们十六个套路,不可拘泥,更不能呆板使用。只要抓住了运气病机,按...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62

择时服药 中医时辰药理学研究

择时服药是中医时辰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根据病情发展变化,明确时症之间的主次关系,掌握时症相参互补的原则,尽量使药与人体节律同步协调。除依四时节律立法用药外...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82

中医的学习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本期专家 李爱华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院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54

“医生”本义是“医学生”

在古代,“医生”一词,并没有现在的医生之义,它是指在医科大学上学的学生。据《新唐书》记载,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唐高祖李渊在...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66

从教育着手革新中医学术

民国以降,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医学界为争取加入国家教育系统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彪炳千秋、永载史册的斗争。在此期间,诞生了我国第一个中医教育研究...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46

辨证论治 中医学特色

临证辨证应首重病机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精髓。在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09

“吃肾补肾”科学吗?

秋冬季是进补好时节,说到补肾,民间自古就有一句俗语,叫“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从古流传至今,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还用烹调动物肾脏的方法来&l...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19

“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

中华人文,自伏羲氏画八卦始,“天人合一”思想即已萌芽,及周文王演绎八卦至六十四卦,再到孔子写卦辞,成就不同历史时代的《周易》,中华人文从...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23

柳公绰《太医箴》的预防医学思想

柳公绰(763年~832年),字宽,小字起之,唐朝书法家,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柳家塬)人。柳公绰任吏部郎中时,见唐宪宗爱好武功之事并多次外出游猎,乃...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