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笔者认为,此说有待商榷。比如,清肝明目的密蒙花是清降而不升,泻水逐饮的芫花也是降...
养生秘方
2025-09-13
0
1596
任应秋(1914年~1984年),本名任鸿宾,字应秋,后以字行,四川江津(现重庆江津)人。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4岁启...
养生秘方
2025-09-13
0
1362
夺,现代常用义为抢夺、争夺、劫夺……此义古代已有使用。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hel...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778
提要式广告主要介绍刻印书籍的主要内容、特点等。这类广告,重点在于揭示书籍的内容,览之犹如阅读现在的内容提要,从而在读者的内心深处激起购书欲望。如宋代建安余氏刻本...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828
中国古代的医书很多,其取名各有特色,说起来真有些趣味。 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其取名来自于远古时代黄帝坐明堂与臣子们谈论医学道理的传说。因该书在形式上采取黄...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972
中医古籍中蕴含有大量防病治病的理论与经验,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影印出版古籍作为最大程度保持原貌的抢救、保护与整理古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古籍再生性保护的...
养生秘方
2025-09-12
0
1089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每周二、周四上午都能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在散发着书香的古籍室中,他和年轻人一同研究、讨论问题,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一点也不像86岁...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723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但又有其自身独特性。中医古籍中不乏对于中医药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94
糖尿病在中医古籍中叫消渴。围绕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主症,中医辨证有阴亏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的证型。治疗上对证治疗,清燥热,益气阴,平调阴阳。许多患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48
衰弱老人经历外界较小刺激即可导致一系列临 床负性事件发生 [ 1 ] ,正如 《养老奉亲书》所云: “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危若风烛,百疾...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57
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治疗体会糖尿病( DM) 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和 消瘦,或尿中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属于中医学 “消渴&rdqu...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63
《肘后备急方》卷七《治卒青蛙蝮虺众蛇所螫方第五十六》:竹中青蜂[蝰]螫人方:雄黄、麝香、干姜分等,捣筛,以麝(十+十+冂+又)(wang)[菵]和之,着小竹管带...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52
笔者在跟随导师王伯岳先生学习期间,王老多次谈到了中医古籍的整理学习问题,耳提面命,使学生终身受益。 先生认为,专攻儿科者,学习中医古籍,可从以下几方面分类学习...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88
他驾驭一匹枣红色骏马从内蒙古大草原奔来,高大俊逸,不染凡尘;他将一生都深耕于“中华真文”的探索与研究中,希冀向今人传播博大而厚重的远古文...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576
濡,古代和现代都是常用字。它的常用义项是“湿”。如《史记·仓公传》齐中御府长信病案:“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28
最近,一段家长给孩子喂食活蝌蚪的视频曝光,这位家长把碗中水里不停游动的活蝌蚪一口一口喂进孩子口中,家长称可以强身健体。网友对此展开了激烈争论。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77
我有幸看到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胡晓峰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刊行的《历代中医古籍图像类编》问世,这是中医药文献创新、研究的新建树。这套类编构思新...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55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近视定义为:因青少年时竭视劳倦,导致神光不足,或禀赋不足所致,以视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含义同“能近怯远...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