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古籍不应为所谓偏方“背锅”

最近,一段家长给孩子喂食活蝌蚪的视频曝光,这位家长把碗中水里不停游动的活蝌蚪一口一口喂进孩子口中,家长称可以强身健体。网友对此展开了激烈争论。
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小时候也活吃过蝌蚪,但是更多的网友认为这不科学。有网友称,蝌蚪入药在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已经有记载:“俚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一水吞之,云不生疮亦解毒之意也。”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原文的“俚俗”二字是“民间”的意思,《本草纲目》作为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医典,只是记载了这个民间比较常见的习俗,不等同于作者就认同了这种用药方法。
查阅中医古籍不难发现,虽然古代中医确实把蝌蚪药用,但是很多记载蝌蚪入药的方子都是外用,并不是让患者直接活吃蝌蚪。比如,《本草拾遗》中记载蝌蚪“主火飚热疮及疥疮,并捣碎敷之”,《本草蒙筌》中记载“烂捣为火疮敷药,绝无瘢痕”,《本草求原》中记载蝌蚪“治火飚热毒,一切疮疗:蝌蚪一升,淘净,加旧石灰半斤,稠成水,日晒,调加三黄散搅匀,再晒至干收藏,临时加冰、麝,水(化)开搽”。
此外,现代的自然环境跟古代的自然环境还有一定区别,比如有的河流被污染过,有的蝌蚪本身携带有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治疗疾病,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风险。比如如果活吃蝌蚪感染“裂头蚴”的寄生虫,一旦裂头蚴侵犯到脑部时,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更严重时会引起颅内高压,危及生命。
古人对于疾病的认知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有些流传下来的偏方,有可能已经偏离了最初的版本,如果盲目使用,还是存在很多健康的风险。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个视频又一次引起了网友对于中医的争议,但是,我们应该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要片面、碎片化地解读中医古籍的一些词句,更不能让中医古籍为这些所谓的偏方“背锅”,以讹传讹的结果只能是让中医偏离其本质,只能让民众更加误解中医。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盲从偏方,治病养生都要遵医嘱。
对于一些偏方,我们一方面要客观地批判,一方面也应该积极地研究。比如,之前曾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经血入药,实际上,中药里面确实有月经作为药用的记载,学名叫作先天红铅,出自《本草纲目》卷五十二。但这有两个意思,作为生理学名词,指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第二种意思是中药名,古代有以初潮之月经,干燥后取其粉末而入药者,现中医临床已不用。但是,最近西医却把这个作为比脐带血还有用的药物资源来研究,而且也能用来治病。目前这项科技项目已经在浙江一家医院开展了。专家们从女性经血中分离出“宫血干细胞”,利用它治疗肺损伤、肝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
中医药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前提是做好择善而从的继承和脚踏实地的创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中医古籍,做中医古籍的真正传承人,而不是人云亦云、断章取义的“键盘侠”。
(作者杨璞单位系南京中医药大学)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3306.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配方颗粒能全面放开吗

日前,一则《中药配方颗粒或将彻底放开!》的网文在圈内广泛流转,文中认为国家即将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中药饮片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等。如此重大的政策改变,难怪会引起...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1095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