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温病

治温病初起

【简介】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91

彭子益别论“伏气温病”说

彭子益别论“伏气温病”说  中医辨治温病,历来有新感与伏邪两大原则。“伏气温病”之说始于王叔和,王叔和以《内经》...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92

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的处方

升降散是《伤寒温疫条辨》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的处方,近年来笔者临床外用本方擦浴治疗感冒高热,效果较好。有清热解表,疏通腠理,退热解痉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体温,缩短...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240

论伏气温病与外引伏邪

表、表邪、表症、表证表,指人体之表,即皮毛也。表邪,指从皮毛而入之邪气。表症,指或恶寒或恶风或伴发热等为主的症状。表证,指因表邪由皮毛而入,以恶寒或恶风,或发热...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21

论透邪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发热主要是气机郁遏、阳气内郁所致,务必注意发散。邪气外束,肌表闭塞,阳郁发热,治当发表散火。•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外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18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34

张泽生擅用豆豉治温病

豆豉,又名淡豆豉、香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加工发酵而成。以青蒿、桑叶发酵者,味辛、甘、微苦,性凉(寒);以麻黄、苏叶发酵者,味辛、性微温。现在多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57

现代温病学需要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 王融冰 北京地坛医院温病学包含绝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含传染病),是人类近代不断取得进展的领域,医学实践表明,任何一种重大传染病的最终被控制,都有赖于医药科学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91

湿温病 分证型予以治疗

湿温病是感受湿 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 外感热病。本病多发于 夏秋之交多雨潮湿季 节。临床以起病缓慢, 身热不扬,胸痞身重, 舌苔腻,脉缓,病势缠 绵,病程长为主要...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80

紫雪玄霜丹治疗疮毒内攻,温病热入脏腑,脚气,毒遍内外,口疮,吐血衄血,热淋发狂,小儿毒热惊痫等热性症。紫雪玄霜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紫雪玄霜丹的秘方制作方法,紫雪玄霜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疮毒内攻,温病热入脏腑,脚气,毒遍内外,口疮,吐血衄血,热淋发狂,小儿毒热惊痫等热性症。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紫雪玄...

VIP秘方 2025-09-10 0 286

犹龙汤治疗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而致温病,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犹龙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犹龙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犹龙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而致温病,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犹龙...

VIP秘方 2025-09-10 0 106

中医湿温病症状

伟伟早晨起来就感到浑身疼痛,头昏沉,有点怕冷,双腿无力沉重,不想吃早点。自己想想可能是这几天天气太热,工作累点,有点感冒吧,就吃了几片银翘解毒片,上班去了。一个...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45

胡希恕解惑温病

每当传染病如流感、SARS、H1N1、新冠状病毒肺炎等流行,中医界即有温病、伤寒之争。溯源经典,学习胡希恕先生对温病的相关论述,并通过临床体悟似有所获,小记如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92

随症用药不是堆砌 临证莫拘伤寒温病

先父范万利早年随曾祖父学医,后肄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一生行医50余载,先后在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东明县中医院工作,临证以中医内科、妇科获名乡里。笔者近日整理出其...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307

针灸三焦辨证的运用 针灸辨治外感温病

三焦辨证的运用三焦辨证学说源于《难经》,后世多指其狭义内容,即清代吴鞠通所倡之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而广义上的三焦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64

伤寒 温病各长短

严谨之师——赵锡武先师赵锡武公,治学严谨,不尚空谈,善采众家之长而融会贯遣,推陈致新。时人以先师擅取经方遣治,而有“经方大师...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31

银翘散治太阴温病

银翘散方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瘟,初期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64

孔伯华重剂清热治温病

辛凉解表法温病学的辛凉解表法,寒凉清热与里热怫郁的证候是相对应的。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从吴又可的“邪从口鼻而入”,到叶天士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96

品读岳冬辉《温病论治探微》

《温病论治探微》一书,是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长春中医药大学岳冬辉博士编著的一部力作,新近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知名的温病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62

温病护阴理论的运用

温为阳邪,最易伤阴,在整个发病过程中,邪正的斗争,形成了温热亢盛——阴液损伤——邪热更炽—&mdas...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