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归脾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它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生姜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秘方方剂 2025-09-26 0 1284

金秋板栗粥健脾补肾

宋代文学家苏辙在总结自己高寿的秘诀时,有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李时珍读后深为叹服:&...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678

健脾益气治更年期乳溢

赵某某,女,52岁。2010年10月9日诊。诉近半年来两乳发胀,且有乳汁溢出,质稀,曾做多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刻诊:患者神倦乏力,头昏气短,寐差梦多,面色萎...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854

孩子吃肉多脾阴会不足

要补脾,就要分出阴阳。因为脾分阴阳。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所倡导的,后来清代名医叶天士大力提倡,这部分内容现在没多少人提了。但我发现,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居多,正因...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922

白露过后 秋冬养脾胃

白露过后,气温开始下降,变化不定,昼夜温差比较大,胃病患者很容易在此时发作。因此,秋冬季节要注意养胃,尤其是那些身体寒凉、脾胃虚弱的人。秋冬脾胃易受寒,养脾胃把...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1083

儿童脾阴不足 滋补不忘通调

笔者发现大量儿童出现脾阴不足的情况,其中相当比例的孩子喜食肉类,这是一个新的趋势,脾阴不足与肉食中添加激素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需要继续深入。  滋补脾阴不忘通...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3071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人到老年,夜里往往会感到口干舌燥,严重的还会出现口腔黏膜的干涩。有时候嘴唇干裂,咽喉灼痛,口不知味,纳食不香,频频饮水,甚至喝到感觉灌得慌了,还是口渴,肢体倦怠...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784

中医治则 醒脾法

醒脾法是中医常用治则之一,但中医工作者对其认识尚不统一。笔者欲探求醒脾法的实质,明确对中医名词术语的认识。  在《中医大辞典》中说:“醒脾就是用芳香...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321

治脾肾阳亏所致口疮、咽炎、牙痛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

秘方方剂 2025-09-26 0 3376

张悟本 调理脾胃治厌食

厌食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不健所引起。本病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长期厌食者,可导致...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3848

脾胃病者 脾阴的生理功能

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792

两方主治脾虚泄泻

1.生姜3~5片,大枣5~6枚,陈皮、黑白糖各适量,晨起煎服或煎水取汁,泡馍吃。  2.莲子、小米、黑白糖各适量,红枣5~6枚,共同煮粥温啜,亦可加适量黄芪共煮...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1103

探讨肝脾肾与肿瘤的关系 中医微观论

肿瘤病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快速上升之趋势, 我 国亦不例外。恶性肿瘤又是人类三大杀手之一, 严重 威胁着人类健康。国内外在攻克癌症方面尽管付出 了大量人力、 物力...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1984

养阴阳 养气肾 养脾胃

养阳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