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壮医佩药疗法

壮医佩药疗法是选用一些药物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起源于古代壮族的“卉服”,有解毒消炎、消肿止痛、防病治病的作用。

适应症:本法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炎、腹股沟淋巴结结核、急性眼结膜炎f俗称火眼、红眼1、小儿疳积、小儿口疮、慢性病及避孕、防病保健等。

常用佩药方举例:佩挂勾芒、红蕉、桐化、琼枝、婆罗、古贝,有散寒祛湿或清热之效。以鲜白花丹叶一张捣烂,装入小布袋,佩在鬓际,可治急性眼结膜炎。对急性乳腺炎,取白背枫叶一张,用手揉烂,以布包好,佩挂在乳房患侧,2~3天可愈。对臭鼻病,用毛射香叶适量,捣烂,包好,佩带在鬓际,4~5天见效。对腹股沟淋巴结结核,可用马鞭草一棵,捣烂包好,佩在相应的部位上。

香药袋:对慢性病、小儿体弱多病者,选用芳香走串药,制成香药袋,以丝线佩挂于颈项或戴于手腕,有保健防病作用,对易患感冒、消化功能低下而抵抗力差的儿童,更加适用。现代研究证明,壮医香药袋具有良好的灭菌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能量,增加消化腺的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力,增加自身免疫力,促进肠胃活动,从而达到抗病目的。常用的香药袋方:① 苍术、石菖蒲、山漆、白芷、细辛、藿香、樟脑。②佩兰、丁香、甘松、石菖蒲、薄荷脑、白蔻仁。 ③川芎、山漆、艾叶、雄黄、苍术、冰片。④藿香、桂皮、冰片、白芷、石菖蒲。上药各适量,分别研细末,同组各混合装袋,每袋5~10克,一般10天换药一次,可长期佩带于儿童身上。

温脾兜:取公丁香、苍术、陈皮、厚朴、白术、木香、破故纸、吴茱萸。诸药共研细末,制成腹兜,佩带于脐部,3天换药一次。症状消失后不再佩带。能温中健脾、行气止痛。适用于小儿谷道脾胃虚弱之泄泻、气滞腹胀、腹痛等症。

明目球:为壮医佩药疗法的一种。处方组成:制南星10克,木贼、桑叶、菊花各6克,共研细末,与制南星一起捣烂,加醋酸少许,调匀,用软棉布包扎成球。嘱将药球挂于患眼侧的太阳穴处,2 天换药一次。能疏风清热,散瘀明目,适用于红眼病结膜炎。

消食香袋:取炒山楂、炒谷芽、炒神曲各10克,藿香、苍术各6克,陈皮、木香各3克,共研细末,放入以丝或绸做成的小袋内,悬挂于颈部,药袋平天突穴处,一周换药一次。调理谷道“咪隆”、“咪胴”,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积滞症。

辟疫袋:取贯众、牙皂、薄荷、防风、朱砂、艾叶、石菖蒲,先将除朱砂外的各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朱砂混匀,装入小布袋内,能避瘟防病,用于预防麻疹及流行性感冒。于疫病流行期间,将上药挂于颈部前方,5~7天换药一次。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550.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2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5

胃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既不苦口,又不伤肤,取材便利,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以下介绍几种溃疡病的饮食疗法。  (l)新鲜猪肚一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人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320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