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辛温解表药虽均系辛温之品 主治证候亦有区别

辛温解表药,性味多属辛温,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所致的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对咳嗽、水肿、疮疡及风湿痹痛等兼有表证者亦可应用。辛温解表药虽均系辛温之品,但又各有特性,主治证候亦有区别。
麻黄 桂枝 细辛
麻黄、桂枝、细辛发散风寒之力较强。麻黄、桂枝均主散太阳经肌表之风寒,然麻黄发汗作用大于桂枝,故用于无汗之表实证;桂枝不论有汗无汗皆可应用。麻黄又能开宣肺气,利水退肿,常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喘及水肿兼表证者;桂枝还可温通血脉,通阳化气,善治妇人血寒经闭,风温痹证及阳虚不能化气的痰饮水等证。细辛善散少阴经寒邪,多用于外感风寒,发热脉沉者,且有祛风湿,止痛及温肺化饮之功,可用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及肺寒痰饮喘咳。惟药性较为峻烈,用时宜慎,用量不可过大。
紫苏 荆芥 防风
紫苏、荆芥、防风三药发汗作用不及麻、桂之峻,较为缓和,为一般风寒感冒常用之品。其中紫苏散寒力较强,并有行气安胎之功,风寒感冒兼有胸腹胀满,恶心呕逆者更为适宜;荆芥辛散疏风,无论风寒、风热皆可应用,兼能透疹止血,疹出不透及各种出血皆可选用;防风祛风为主,本品甘缓不峻,为风药中之润剂,功同荆芥。外感风邪,二药常相须为用。但防风还能胜湿止痛,也是治风湿痹证的要药。
羌活 藁本 白芷
羌活、藁本、白芷均有发表、祛风湿止痛的作用,用治感冒头痛。然羌活、藁本温燥升散,入太阳经,以治颠顶头痛连及后脑者;白芷归阳明经,治前额头痛,眉祾骨痛,牙痛及鼻渊等证。羌活还有通痹止痛的作用,且善于上行,用治风湿痹痛以上半身为佳。白芷又能消痈排脓,用于疮疡肿毒及寒湿带下,风湿瘙痒。
辛夷 苍耳
辛夷、苍耳善能宣通肺窍,是治鼻渊的专药。苍耳子还能祛风湿,治皮肤湿疹瘙痒。
生姜 葱白 胡荽 香薷 柽柳 鸡苏
生姜发表散寒,又为温中止呕要药;葱白发表通阳,既可外散风寒表邪,又治寒邪入里痢下病脉微之证;胡荽发表透疹,治麻疹不透,但多煎汤熏洗,很少内服;香薷长于解暑化湿,为治夏日外感风塞,内伤于湿,阳气被阴邪所遏的恶寒无汗,吐泻等证的主药;柽柳为透发麻疹之专药,内服外洗均效,然辛散力强,麻疹已,则不宜用;鸡苏功用与紫苏相类似,但临床少用。 (王业龙)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7996.html

相关推荐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6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从肝论治胃病体会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因七情失和,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3540

黄柏膏治疗黄柏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柏膏的秘方制作方法,黄柏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柏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柏1两,绿豆1两半,甘草4两(生...

VIP秘方 2025-10-30 0 164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