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曹丕《与吴质书》中的疾疫

近日读曹丕《与吴质书》时注意到其中“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句,引起思考。“昔年疾疫”是什么疾疫?
《与吴质书》是曹丕(187—226)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写给好友吴质的一封书信,旨在追念往事、亡友,及对未来文坛的期盼与个人情况,是一篇名作。
文中的“昔年”指的是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疾疫”指代的是这年发生的重大瘟疫。对本次瘟疫史书虽有记载,但多语焉不详,如《后汉书》中的《献帝纪》与《五行志》对此的记载仅仅说这年“大疫”,至于瘟疫因何引起、覆盖区域及持续时间则鲜有记述。
上文中“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让曹丕非常哀痛,这几个人是谁呢?汉献帝时代有七个读书人因才华横溢,颇有名声,被誉为“建安七子”,即孔融、王粲、阮瑀、徐干、陈琳、应玚、刘桢。曹丕与除孔融外的六人均是好友。“一时俱逝”的“徐、陈、应、刘”即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四人。阮瑀因病逝于建安十七年(212年),文中没有提到的王粲同样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三国志·魏志》载:“(阮)瑀以(建安)十七年卒,干、琳、玚、桢二十二年卒。”“(王粲)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
这场瘟疫不但对文坛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当时的军事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载:“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司马)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事实上,东吴大将鲁肃也因这场瘟疫病逝。曹操看到前线“军士大疫”,东吴指挥官司马朗“遇疾卒”,瘟疫凶猛程度超出预想,又无良药可医,就选择了“引军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战争对峙格局。
虽然史书对此记载不详,但这次瘟疫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曹丕的弟弟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也记述过这件事:“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yì),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难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仔细阅读可发现,曹植与曹丕的记述是略有差异的。曹植认为染此瘟疫的是穷人多、富人少;曹丕记述的“徐、陈、应、刘”均属大户人家,“一时俱逝”,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场瘟疫的严重性。
根据史书记载的当时死亡情况,可以推测这场瘟疫发生的区域为当时的中原地区即现在的河南及安徽一带,究竟由何原因造成尚难判断。但任何一次瘟疫的发生都多半与气候突变、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生活方式等有关,后人需要从每次瘟疫中汲取教训,通过预防和及时救治减轻瘟疫造成的灾难。(山东 韦钦国)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7844.html

相关推荐

补益脾胃调中固肠 山药白扁豆粥

白扁豆因具有很好的药用功能,所以也叫作药豆,是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它是一年生草质藤本,常常攀沿在篱笆上生长,故又得名为沿篱豆。扁豆有开白紫两种花,以白者...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39

搓一搓 舒筋通络预防疾病

由于最近工作忙加之操劳过度,疲惫不堪的我连打哈欠,身为中医师的朋友小张告诉了我一个简单便捷的秘方,说能让我瞬间变得精神百倍,那就是“搓”...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25

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医精准监管

中医药历史悠久,医理博大精深,运行机制独特。如何运用现代的数字化手段对中医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卫监部门率先试水,初步形成了中医数...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87

五个治疗湿疹民间中药偏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疹具有多形性,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常对称分布和反复发作。此病与祖国医学记载的“奶”、“施耳疮”、“锈球风”、“四弯风”类...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56

冬令养生听中医院专家教您几招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如...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90

眩晕 虚证实证中药方

“眩”就是眼睛发花,“晕”就是头脑晕转,好象站在 车、船上看到山摇地动、房屋旋转—样,故合称为眩晕。...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9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