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金箔入药金箔入酒有考究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允许将其加入白酒中。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的众多争议:有人认为将金箔加入酒中或许会增加其保健效果,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让金箔入酒,只会助长白酒涨价。




对此,记者连线中医药领域专家解读金箔的药用价值。专家提醒,对待金箔入酒还需理性选择。




金箔入药有考究




金箔入药由来已久。国医大师金世元介绍,《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金箔具有镇心,安神,解毒,治惊痫,癫狂,心悸,疮毒的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食金,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神仙。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气,除风”。《雷公炮制药性解》中,“入心、肺二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王祝举说,金箔虽然不在常用药之列,但也具有其特殊的药性。如清·黄宫肃的《本草求真》中有记载,“金箔可以除邪杀毒、解热驱烦、安魂定魄、养心和血”。他进一步介绍,金箔是以单质状态存在,只要纯度够,其物理形态呈锋利状态下,会对胃肠道等消化系统造成机械性损伤,但若物理状态较为圆滑,则很难被人体所吸收,并无毒性和化学性损伤,会随着人体新陈代谢排出。




同仁堂生产的“牛黄安宫丸”“大活络丹”等名贵中成药的配方都含有金箔。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药炮制学家王孝涛说,“安宫牛黄丸采用金衣包裹已有上百年历史,在选料、炮制,尤其是金衣包装等方面继承传统独特的制作技艺。正是对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现在技术创新,使得该药成为我国传统中药的一个代表性品种。”




客观看待金箔食用




中医学讲究“药食同源”。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药物药理研究室主任李平介绍,中药方中所用的大枣、核桃等,在日常生活中有保健食疗作用,经常用大枣熬汤、煮粥,有一定的补血效用。




在食用方面外国有先例,比如在日本等地,金箔是当地特产,有金箔咖啡、冰淇淋、金箔糖等。




针对金箔入食安全性等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公开表示,国际上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评估认为,金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安全的,而且没有对其使用量作出限制。金作为一种金属元素,人食用后既不会被吸收,也不会沉积,吃完后会随便排出。因此,金箔入酒对人的健康没有影响。




“把握好中药药用与食用的量,才会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李平提醒,如果将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白酒中,是否具有保健作用不得而知,但消费者应该理性看待金箔入酒。无论是名贵药材还是普通药材入食,消费者要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要盲目食用。




是否入酒尚未定




2014年8月,有申请人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交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申请。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依程序组织安全性技术评审并上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不同意见。鉴于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特殊性,今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再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国际权威风险评估组织FAO/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资料显示,金属金在食品中有少量应用,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分类,用途是色素食用,使用量和应用范围非常少。欧盟对其使用也没有明确的限量规定,其最新标准认为可以按需适量使用。在澳洲和新西兰,金属金可以用于糖果的装饰物,没有限量规定,允许用于酒精饮料和一些低度酒,限量不超过100mg/kg。




此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白酒还处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下一步将根据各方面反映的意见依法作出决定。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7415.html

相关推荐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7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绿豆

采访专家 西安市第五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任 胡心愿炎炎夏日,要问哪种食物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绿豆一定得票率很高,绿豆汤、绿豆稀饭等成为很多家庭晚餐的首选食物之一...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62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6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