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远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高寿的人,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于民国24年(1935年),终年256岁。他250岁那年,同乡刘成勋先生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李庆远谈了自己的养生体会,刘据此整理成了《自述》一文,总结了他的养生心得体会。 人寿命长短,有元气主宰 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兹生。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 李庆远还以点蜡烛为例,生动说明了保护元气的重要性。他说若把点燃的蜡烛置于罩笼内,则时间延长;若是置于风雨中,则时间必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养生原则,秉于《黄帝内经》 他说善养生者,法于阴阳,调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息有时;无名利之系其心,无荣辱之乱其神,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而那种不善养生之人,则以酒水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饮食无节,起居无时,而狗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念系其心;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搅扰不休,必然不到半百就会龙钟衰老了。 养生根本,在于慈、俭、和、静四字 所谓慈,即人心慈善,不害物,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年也。所谓俭,即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神,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免除烦恼。所谓和,即君臣和则国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丈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所谓静,即身不过劳,心不轻动。 饮食起居,注意细节 李庆远很注意日常生活起居,他说:“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眼不得过久,过久则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他按照先人的养生术,奉行行不疾行,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不待饥极而食,不待渴极而饮;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 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纵观李庆远256年的养生之道,无非淡泊宁静,知足常乐。他的这些养生心得,对我们今天的人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山东淄博 孟祥海)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