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延年益寿作用的补气类中药

具有延年益寿作用的中药有很多,历代本草及医家著述均有所记载,这类药品,一般均有补益作用,同时也能疗疾。即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延年。可以配方,亦可以单味服用。兹按其功用分补气、养血、滋阴、补阳四类,择要予以介绍。
  一、补气类
  1、人参  味甘微苦,性温。   《本经》谓其:“主补五胜,安精神”,“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品可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对年老气虚,久病虚脱者,尤为适宜。 人参一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抗衰老。 人参切成饮片,每日噙化,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可调节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其所含人参皂甙,确实具有抗衰老作用。   2、黄芪  味甘,性微温。   本品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益五脏。久服可壮骨强身,治诸气虚。清宫廷保健,多用黄芪补中气,益荣血。单味黄芪480g,用水煎透,炼蜜成膏,以白开水冲服。 近代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调整血压及免疫功能,有性激素样作用,可改善冠状循环和心脏功能。同时证明,黄芪具有延长某些原代细胞和某些二倍体细胞株寿命的能力。这都是对黄芪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很好说明。 3、茯苓  味甘淡、性平。   《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渗湿利水之功用。《普济方》载有茯苓久服令人长生之法。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因其药性缓和,可益心脾、利水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故为平补之佳品。 将白茯苓磨成细粉,取15g,与梗米煮粥,名为茯苓粥,李时珍谓:“茯苓粉粥清上实下”。常吃茯苓粥,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好处。 清代宫廷中,曾把茯苓制成茯苓饼,作为经常服用的滋补佳品。成为却病延年的名点。 近代研究证明,茯苓的有较成分90%以上为茯苓多糖,其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常食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确实是延年益寿的佳品。 4、山药  味甘,性平   《本经》谓其:“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品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作用,因此,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经常服用山药,好处颇多。 《萨谦斋经验方》载有山药粥,即用干山药片45~60g(或鲜山药100~120g,洗净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用,温热服食。常食此粥,可健脾益气、止泻痢,对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病,均有益处。 近代研究证明,山药营养丰富,内含淀粉酶,胆碱、粘液质、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c等。山药中所含的淀粉酶,可分解成蛋白质和碳水化物,故有滋补效果。 5、薏苡仁  味甘淡,性凉。   《本经》将其列为上品,谓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久服轻身益气”。本品具有健脾、补肺、利尿之效用。 薏苡仁是一味可作杂粮食用的中药,用薏苡仁煮饭和煮粥。历代均有记载,沿用至今。将薏苡仁洗净,与粳米同煮成粥,也可单味薏苡仁煮粥,具有健脾胃,利水湿,抗癌肿之作用。中老年人经常服用,很有益处。 近代研究证明,薏苡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薏苡素、薏苡醇,以及各种氨基酸。药理试验发现其对癌细胞有阻止生长和伤害作用。由于其药性缓和,味甘淡而无毒,故成为大众喜爱的保健佳品。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1121.html

相关推荐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2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499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