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把脉中医药文化传播 国医大师石仰山收徒

11月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图书、报纸集中审读会在京召开。新闻媒体、科研院所的专家纷纷建言,为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等单位现场“把脉”,提出针对性建议。
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国中医药报》的发展变化,认为本报在提升医疗工作者业务能力、捕捉中医药热点事件,用新闻故事讲述中医药新政等方面,具有突出能力。
《健康报》总编辑周冰认为,《中国中医药报》关注行业基层发展,需加大对现有名医、名药的宣传力度;《中国青年报》社长、总编辑张坤表示,《中国中医药报》应加强调查性报道,加强中医文化、中医故事的宣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唐远清建议,《中国中医药报》需要加大新媒体发展,线上线下互动结合起来,加强主报与微信、微博互动,同时做好中医药相关的舆论引导工作。
专家同时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9本图书进行了审读评阅,认为这些读本选题新颖、内容精良,较去年相比质量提升。
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关于批准建设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以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申报的“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青海省首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民族医药首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藏药新药开发实验室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进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行列。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
“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藏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藏药经典名优品种二次开发、藏药饮片及特色资源保健品的研究开发为研究方向,以心血管系统、肝胆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多种疑难杂症等疾病防治药物的核心问题为重点,开展藏药本草和方剂文献考证研究、藏药配伍规律研究,以及藏药材炮制技术、藏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技术、藏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等研究。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国医大师石仰山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高层论坛”上,进行了国医大师与青年科学家的结对仪式。石仰山接受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王拥军教授的叩拜。
石仰山为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
王拥军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王拥军向国医大师石仰山先生的拜师并结对,有力促进了当代中医骨伤科界传承与创新。
当天20多位中医骨伤科界中青年骨干到会,探讨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交流石氏流派特色及其传承成就。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797.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