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预防冻疮 涂搽治疗

  入冬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寒冷,一些市民经常开展户外劳作和活动,没有注意到手、脚、耳、脸等部位防寒保暖,冻疮在不知不觉中又准时来“报到”,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让人颇为心烦。提醒大家及时预防,不再遭受冻疮的困扰。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冬季,我国有2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

  冻疮多发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时发生,但是预防冻疮从秋末冬初就该开始。若能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或防止冻疮发生。

  预防冻疮首先是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平时坚持多用冷水洗脸、洗手和洗脚,是预防冻疮的好办法;经常搓手、按摩脚、耳等部位,促进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也同样有助于预防冻疮发生,同时,广大群众还应坚持适当的冬季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害怕冻手冻脚,穿上厚厚的鞋袜和手套,结果生了冻疮。”市民王女士对此十分苦恼。这是因为她没有做好全身保暖造成,预防冻疮做到全身整体保暖才是上策。

  天气转冷时,对于过去已生过冻疮的部位,市民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湿。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凡手套、鞋袜等保暖用品,要宽大、松软、干燥。鞋袜不能太紧,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化纤织品吸潮性不如毛棉织品,并会产生“静电效应”,使血管收缩,最好不要使用。

  预防冻疮还可以通过食物温补和药物预防。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性食品,改善营养供给情况,增强身体的耐寒力;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寒冷前服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另外还要增加维生及矿物质的食入;市民在易受冻部位搽上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也能免遭冻疮来袭。

  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差、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会引起或诱发冻疮,市民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冻疮诱发。

  冻疮后保暖十分重要,要穿适度宽松保暖的鞋袜;有些冻疮的人发病后往往喜欢把手脚等冻疮部位直接靠近火炉、暖气等高温热源,其实这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擦到或刮到冻疮的部位。

  冻疮不是大病,但是痒起来也是很要命的。不少人认为冻疮是小问题自行处理就好,却苦于不知道买什么药,对具体用药类型和剂量使用显得很盲目。其实,如果经过医生诊断后正确用药可能会“事半功倍”。

  产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用复方肝素钠软膏,1天2至3次外搽患处;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如0.1%丁酸氢化可的松,1天2至3次外搽患处;也可两者联合使用;其他如10%樟脑软膏、维生素E软膏、氧化锌软膏(糊膏)及辣椒酊等外用患处也可。若冻疮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用无菌纱布包扎,并要注意保暖,避免重新冻伤。

  此外,云南白药、风油精、京万红药膏、十滴水等家庭常用药,也能涂搽治疗冻疮。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6815.html

相关推荐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665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牛黄小乌犀丸治疗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腰脚,沉重疼痛;妇人血风,头旋吐逆,皮肤肿痒,遍身疼痛。牛黄小乌犀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牛黄小乌犀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牛黄小乌犀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诸风筋脉拘急,手足麻痹,语言謇涩,口面斜,心怔恍惚,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肢节烦疼;及中风瘫缓,暗风痫病,肾风上攻,面...

VIP秘方 2025-10-29 0 200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