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熊磊治小儿湿热证经验

岐黄学者熊磊是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有是证用是方”是熊磊辨证论治遵循的原则之一。准确辨证,抓住病机核心,往往一方多用,体现中医“异病同治”之精髓。湿热证名方甘露消毒丹是熊磊习用的方剂之一,临证通过加减化裁,治疗儿科多种常见病证,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小儿湿热证因机证治
熊磊认为现代环境下由于气候变暖、滥用药物、过食肥甘厚腻、贪凉饮冷等因素,导致本已“脾常不足”的小儿脾胃失和、运化失常,致湿邪内生;另一方面,云南地处高原,气候燥热,当春夏雨季来临,热气上蒸,与湿相合,易形成湿热之气,侵袭机体。两湿相合而致病。正如《湿热病篇》:“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强调湿热病先因脾胃内伤致内湿而生,继感外在湿热而发病的致病特点。
湿热病证虽病位在脾胃,但可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湿热之邪阻遏中焦,可致气机失调,肺气上逆而感冒、咳嗽等;气机不畅,不通则痛而腹痛;湿热郁蒸,可迫津外泄而为汗;湿热与邪毒相搏,外透肌表而致湿疹、口疮、手足口病等;湿热内蕴,下注膀胱,可致淋证、遗尿等;湿热侵心,心脉闭阻,可致病毒性心肌炎等病证。故湿热已成为儿科常见病的病因,是外感、咳嗽、厌食和腹痛等的主要病因之一。
历代医家都对湿热病证的治疗有较多探讨,以清热祛湿为本。但清热之药多苦寒,易于生湿;祛湿之品多温燥,易于助热。故临证准确把握清热、祛湿的比例是治疗的关键。熊磊认为小儿因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在临床表现和用药上都有别于成人,临证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辨治时重点把握口、舌。舌象在儿科疾病反应上较为灵敏,本证患儿多口唇红而干,舌质红、苔多厚腻,为黄腻苔或白厚苔少津。②湿热证患儿多在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在中腹胀不适、矢气多,在下大便黏臭。③温散湿郁而防过燥,擅用芳香药物。调畅气机是散发湿邪的关键,芳香之品可以化湿、醒脾,辛能行气,香能通气,故能行中焦气机,既可化湿又可恢复脾运,标本同治。此外,芳香药物可以调和药味,提高小儿服药的依从性。如藿香、佩兰、苍术、石菖蒲、白豆蔻等药。④清热而防伤阳生湿,慎用大苦大寒之品,苦寒和辛温合用,以免热滞湿不化。清上焦,用连翘、淡竹叶、白茅根等;清中焦用黄芩、麦冬等;清下焦用黄柏、车前草、通草等。⑤时时不忘顾护脾胃。脾胃为湿热病证的中心,是生内湿的根本,加之小儿“脾常不足”之生理特点,故需力保脾胃功能正常。
典型医案
张某,男,2岁半。2019年8月17日初诊。诉发热2天。患儿2天前出现发热,热峰39.5℃,服退热药可暂时退,每天发热反复4~5次,伴偶咳,流涎增多,自服中成药等无明显效果来诊。症见:发热,体温38.7℃,偶咳,流涎,口臭,纳呆,大便2日未行,小便短黄。查体:咽红,咽部有多个红色小疱疹,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无特殊,手足心有数个红色疱疹。舌红苔黄腻,指纹淡紫过风关。血常规:白细胞6.3×109/L,淋巴细胞比例60%。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
诊断:(湿热蕴结型)手足口病。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利咽。
药用甘露消毒丹合泻黄散加减:藿香9g,生石膏(先煎)20g,黄芩6g,滑石粉6g,通草5g,连翘6g,桔梗6g,射干6g,薄荷3g,防风6g,白豆蔻6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熏洗手足。
8月20日二诊:诉服药后第2天热退,流涎减少,咽部、手足心疱疹明显减少,大便已解,纳食少。在上方基础上去石膏、防风,加麦芽6g、炒神曲6g,继服3剂而愈。
按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发热、发疹性传染病,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最为常见。因外感时毒或内有积热,侵犯肺卫,循经上逆,上攻咽喉;邪毒蕴结肺脾,湿热蒸盛,外透肌表,继而手足部出现疱疹。甘露消毒丹合泻黄散为熊磊治疗手足口病的习用方。甘露消毒丹合泻黄散加减方中石膏、黄芩、滑石粉退热解毒、利水渗湿;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芳香行气化湿;防风、薄荷发散郁热;连翘、桔梗、射干解毒利咽;通草导湿热从小便去。本方清热利湿兼顾,芳香醒脾、行气化湿,配合利咽解毒之品,使疫毒湿热消散。复诊时,热退、湿热疫毒减轻,去石膏、防风,加神曲、麦芽以顾护脾胃,继服3剂而愈。(尹蔚萍 杨若俊 李小宣 吴昕晨 云南中医药大学
夏杰 云南省中医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6570.html

相关推荐

“寒温统一”治热病危急症

寒温分离有误区  待到温病学术大发展,在热病临床大放异彩,后之学者,又只知有温病,不知有伤寒,再一次走进了偏见的胡同,并越走越远。把温病独立成门派,造成割裂寒温...

秘方方剂 2025-10-31 0 2596

益气温阳中成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两组各60例。治疗组肾阳虚轻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方,含干地黄、山茱萸、山药、附子、桂枝等);重证用十全大补丸(含上方成分,加鹿茸、五味子。均用10克,每天3...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2849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1842

从肝论治胃病体会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因七情失和,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病机多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

精品偏方 2025-10-30 0 3540

黄柏膏治疗黄柏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黄柏膏的秘方制作方法,黄柏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黄柏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柏1两,绿豆1两半,甘草4两(生...

VIP秘方 2025-10-30 0 164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