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认识,本病 应以八纲辨证与脏腑辨 证相结合,其中尤其注重 辨明阴阳虚实,强调从肝 论治。
《素问·生气通天 论》有云:“阴平阳秘,精 神乃治”,提出了阴阳辨 证这一中医辨证论治的 基本纲领。本病病机特 点为阴虚阳动,故临证 时当以调和阴阳为要, 以滋补肝肾之阴为主, 并以平潜肝动之阳,药 用熟地黄、制何首乌、 山萸肉、龟甲、煅龙齿、 天麻、钩藤、石决明、蒺 藜等。
在本病的临证治疗 中,当从肝论治。其一, 小儿体禀少阳,少阳者 属肝,患病后易动肝风 而抽搐,易耗津液而伤 阴,亦实亦虚夹杂;其 二,本病病位主要责之 于肝,小儿肝常有余,易 出现多种如肝气上逆、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 证,故临证中常以疏肝 平肝、养肝柔肝等法调 之,既缓其肝阴之不足, 又解其肝阳之偏亢,药 用柴胡、天麻、钩藤、羚 羊角、白芍、当归等品。
本病病程中常由外 因诱发或加重,出现虚实 错杂之证。故临证中,除 育阴潜阳以治其本外,还 需根据其不同外因特点 随证加减治之。如因外邪 袭表而起,则予蝉蜕、三 叶青、辛夷、桔梗、浙贝母 等宣肺疏风之品,使邪从 表而解。如为情志所伤, 则需添以疏肝理气安神 之品,如佛手、川芎、木 香、远志、酸枣仁等。
本病患儿先天禀赋 多有不足,加之后天失 养,服药时间又长,易伤 及脾胃。故在本病治疗过 程中,临证亦可时常加减 健脾消导助运之品,如太 子参、炒白术、茯苓、法半 夏、陈皮、厚朴、黄芩、山 楂、鸡内金等运脾消食之 品,和中而治之。
本病病程较长,长 期抽动使患儿的生活、 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 更有部分家长及学校老 师因不了解疾病特点而 严厉教导,致病情加· 重。故在服药的基础 上,多与患儿及家长沟 通交流,做好末病先 防,已病防变,为患儿 的疾病恢复及正常的生 活、学习,创造一个良 好的环境。
另外,在走窜搜剔之 虫类及质重沉降之矿物 类药物的使用上,如全 蝎、煅龙齿等品,应注意 掌握小儿的合理用药剂 量及使用时间,勿使用太 过以免有不良毒副作用, 抑制小儿生长发育的春 生之气。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