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黄汗病 治以清肝胆湿热处方

黄汗病是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表现的汗证,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肝胆湿热郁伏熏蒸肌肤引起。诚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所云:“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
笔者有幸跟师于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张恩树,现介绍其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黄汗病验案一则。
何某,男,27岁,2019年06月11日初诊。患者腋窝出黄汗,苔黄腻,脉细弦数。证属肝胆湿热,治以清肝胆湿热。处方:龙胆草10g,炒山栀10g,炒柴胡10g,炒黄芩10g,车前草10g,通草5g,甘草5g,当归10g,生地10g,浮小麦30g,糯稻根须30g,穭豆衣10g,麻黄根10g,薏苡仁15g。7剂,水煎服,分上下午2次温服。
6月18日二诊:药后汗量减少,颜色较前淡,上方加泽泻10g,以渗湿泄热、导热下行。7剂,水煎服,分上下午2次温服。
6月27日三诊:药后黄汗止,无不适,上方再予7剂,以资巩固。
按张恩树指出,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属正常现象。汗为心之液,由精气化生,不可过泻。本案黄汗的产生,乃邪热郁蒸,湿热内蕴,泛溢肌肤所致,以清肝胆湿热为治疗基本原则。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通草、车前草渗湿泄热,导肝经湿热从水道而去;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四药共为佐药。浮小麦、糯稻根须、穭豆衣、麻黄根敛阴止汗;薏苡仁健脾渗湿;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与当归、生地相伍以适肝体阴用阳之性;甘草护胃安中,调和诸药。全方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清热利湿之效,故黄汗止,效如桴鼓。
此外,还嘱咐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甘厚腻、辛辣刺激、热性之品,汗后应及时清洗身体、更换衣物;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调摄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杨晓明 陶佳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5612.html

相关推荐

面部雀、黄褐斑

将冬瓜瓜籽研碎,与石榴皮汁调匀成浆状,将其敷于面部患处,20分钟后取下,用热水洗净。一个月后,对雀斑、褐斑等有明显疗效。...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44

四七汤治疗七种气。四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四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四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七种气。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四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2两,茯苓2两,半夏2...

VIP秘方 2025-09-10 0 135

分证治疗窦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中医的惊悸、怔忡、厥证、虚劳等范畴。症见心悸,心前区不适,乏力,眩晕,气急,心律失常的判断最好配合心电图确诊。1.窦性心动过速 方用:生铁落30 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6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