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瑞医学家共话中医

当地时间12月8日,阳光流转在空旷古典的诺贝尔炸药厂旧址大厅内,中文、英文、瑞典语交相更替,一场关于中医药的对话正在进行,对话双方为中国和瑞典的医学专家。这是瑞典主流科学界、媒体以及当地华人团体为欢迎屠呦呦及中方代表举办的一场招待会,主题为“了解中医—瑞典对话中医药”。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出席活动。
“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可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屠呦呦教授获诺奖的经验与启示。希望中瑞双方可以开展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合作,一道携手共同造福于民。”受屠呦呦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致欢迎词时表示。
参加对话的中方代表还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党委书记朱晓新、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福龙,他们与5位瑞典医学专家就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进展和优势、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科研方法和成果以及目前中药研究现状展开探讨,中方代表用生动的实例向在座瑞典专家学者展示了中医药的优势与疗效、中药科研进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令瑞方科学家频频颔首。
瑞典针灸学院院长Peter Torssell说,屠呦呦获诺奖的研究让他看到了中医药的力量与潜力,中医药确实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宝库。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除了需要把传统中医现代化,还应尊重中医古籍,屠呦呦团队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诺贝尔奖将为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研究带来更多启发。
“屠呦呦获诺奖令所有在瑞华人尤其是科研工作者振奋,她实现了几代中国科学家的梦想,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更是不简单,令人钦佩。”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免疫学华人女教授潘嫱告诉记者,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的她曾选修过中医学,她认为,中医药要走向国际,走得更远,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只有拿出切实的研究成果,才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信服。
卡罗林斯卡学院的Lennart Hammarström 为该院免疫学资深教授,喜爱中国美食,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饶有兴趣, 他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一项伟大的研究,看似简单,却造福人类,解除了上亿人的疾患。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非常好,三位科学家都实至名归。这才是真正的医学奖,其研究成果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这也是诺奖的本义之所在。”
瑞典各地的华人中医师都赶赴到此,屠呦呦获奖让他们对工作更充满信心,并且深信,由此,中医药将会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中方科学家表示,中医药历数千年发展至今,是一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医学科学。今后愿与瑞方尤其是卡罗林斯卡学院进行中医药科研方面的交流合作。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540.html

相关推荐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7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861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5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