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紧密围绕女性经、孕、胎、产的整个生理病理过程展开,融合了健康、疾病、心理、婚姻、家庭、社会、伦理等多因素,是临床医学中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的学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教研室抓住课程特点,积极推进《中医妇科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课堂教育、实训操作、临床实习全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中医妇科学教学体系。项目建设于2017年被立项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2018年立项为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2019年立项为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类科研计划项目。
融入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
融入思政教育的《中医妇科学》在建设过程中组织教师论证、研讨,深入挖掘本门课程思政内涵,建立中医妇科学思政教学案例库,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修订教学大纲,匹配教学设计及PPT,确保融入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顺利实施。课程建设中配合案例分析、问题导向、情景再现、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课程将典型授课内容拍摄成教学视频,形成慕课教学资源,以便传播学习。
典型案例如《中医妇科学》开篇介绍中医妇科的历史源流,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蕴藏无数经典故事的恢弘巨著,在课堂教学中以案例形式将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张锡纯等一个个大医形象穿插在中医妇科学的历史源流教学过程中,无形中给学生心中植入了中医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帮助学生准确掌握中医妇科学的专业内涵的同时,使其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中医哲学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学生对中医学树立科学而坚定的信念,有利于中医文化的自觉与自省。
典型代表如清代中西医汇通时期,张锡纯学贯中西,开宗立派,面对纷纷扰扰的中西之争,提出“中西医理相通,医界不宜做意气之争”的观点,不拘古泥古,突破创新,从文献出发,汇通中西医学。以临床促学问,以实证论医理,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终成一代大家。课堂上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张锡纯为代表的近代中西医大家,摒弃门户之见,攫取中西之长,以患者为重,临床为要,衷中参西,这样的观点与实践在如今中西医学再起争执之时,是否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深思呢?由此启发学生的传承、创新精神,树立中医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学中医、爱中医、讲奉献的爱国情怀。
融入思政教育的中医妇科学形成的课堂教学体系,更贴近临床,案例的选择以点穿线,促进全面系统掌握中医妇科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为提高临床技能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从课堂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中医自信,达到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教学目的。
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训教学
中医妇科学实训操作主要包括妇产科检查以及计划生育手术,是实训教学中更强调关爱患者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实训项目。
教研室教授搜集典型案例融入实训操作教学,突出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的人文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关爱患者的职业同理心及保护患者隐私的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如在妇产科检查实训结尾引入北京协和医院张羽医生在《只有医生知道3》中的呼吁:重视妇产科检查中的患者体验,嘈杂的、毫无私密性的职业傲慢,不雅呵斥或者简单粗暴,引起疼痛的阴道检查,都会导致病人产生心理障碍和抵触情绪。可能只是一次不愉快的就诊经历,就会让女性终身惧怕妇产医院,惧怕妇产科,惧怕阴道检查,由此导致延误诊治的悲剧并非耸人听闻。语言的安慰、动作的轻柔和专业精准的操作,这些医疗过程中的细节,体现的正是医学产生之初,医生对病人最细致和温暖的关怀。
融入思政教育的临床实习
在临床实习中,妇产科历来是全国各医院出现医患纠纷的“重灾区”,妇科临床实习工作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大医精诚精神,尊重、关爱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增加中医自信,培养职业认同感及责任心。学校以优秀临床带教老师为榜样,在实习过程中以CBL为基础、TBL为形式、PBL为导向、PSBL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如妇科教研室以“名医成才之路”为主题,生动、完整地再现了中医妇科名家韩冰教授从少时研读经书开始,至今成长为全国著名中医专家的奋斗历程,为年轻人树立了学习榜样。韩冰为学生题字“观古察今,继往开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勉励后辈不忘中医学根基,潜心钻研,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打造思政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
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过硬,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课程建设注重教师团队思政水平的提高,以教研室内传帮带指导,走出去校内外交流、跨出国门宣传互鉴为指导,多途径提高教师水平。教研室派出教师前往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丰富经验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交流学习,并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晓捷老师做课程思政建设指导,聘请思政教育专家举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教学研讨会,以及融入思政教育的“论专业、说课程、做设计”教研活动。
课堂教育、实训操作、临床实习全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中医妇科学教学体系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及微信平台表达了对该教学体系下授课、培训方式的肯定和热爱。被调查学生表示在中医妇科学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教学方式多样,教学内容精彩、丰富,通过微视频、案例分析、问题导向教学、小组讨论思考及情景体验等多种方法使课程内容生动、具有吸引力,充分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授课过程中,老师自然地融入一些视频、案例、提出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联系,部分内容让同学们心潮澎湃,值得深思、回味,也让同学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坚定了中华文化自信、中医自信,前辈医家的大医精诚之心让同学们肃然起敬,临床患者的求医之苦,也激发了同学们的仁者爱人之心,作为中医人,应秉承传承、创新的精神,悬壶济世、仁者爱人的精神,推动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肖璇)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2423.html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4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2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痛方

处方:柴胡6克,白芍、党参、 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15克, 枳壳、黄芩、法半夏、鸡内金各10 克。加减:若疼痛较甚,加五灵脂 (包煎)、蒲黄(包煎)各12克...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4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