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穴位敷贴加食疗治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常见证型有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等。下面根据痛经的不同证型提供几条食疗方。

1.寒凝血淤证生姜15克,红糖适量,加入少量白酒,再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生姜暖胃,红糖温经,加白酒以助药力。

2.气滞血瘀证益母草30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

3.气虚血弱证当归50克,黄芪30克,羊肉500克,共同炖汤吃肉喝汤。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黄芪补气固表,温中补虚;羊肉益精气,疗虚劳,润皮肤。

4.肾气亏虚证
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安神止痛。

除了食疗外,还可以通过穴位敷贴来缓解痛经。最常见的敷贴穴位就是神阙穴,此穴位于脐部。痛经最常见证型是寒凝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血色黯有血块,畏寒肢冷。如果有此表现,可在痛经时将少腹逐瘀散(市售成药)3克,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气滞血瘀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后痛减。如果有此表现,可在痛经时将七厘散、失笑散(市售成药)各1克,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隔日1次,连用3次。

·女性痛经药膳辨证疗法
·治疗痛经简易方
·痛经
·蜕膜样痛经
·治疗痛经单方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2380.html

相关推荐

方用赞育丹加减治疗验案二则

李寿庆主任医师系鄂尔多斯市名中医,临床推崇张仲景、叶天士、张景岳,学思结合,精益求精;临证寻求古训,求索真谛。笔者兹介绍其采用温阳补肾法,方用赞育丹加减治疗验案...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742

益气止呃汤治癌嗝效果好

配方及用法:人参、高良姜、干姜、柿蒂各6~9克,旋复花(包煎)、代赭石、吴茱萸、丁香、炙甘草各6~12克,炒白术9~20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进食...

精品偏方 2025-09-13 0 209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