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

笔者从事临床40余载,遇妇人患乳胀之症,常从肝调治,每获显效。乳胀因于肝者,常见肝气郁结,乳络不畅,肝郁脾虚,水湿阻络,肝郁血瘀,乳脉不畅,肝血不足,乳络失荣。故笔者认为乳胀之病机为一气二湿三瘀四虚,且均与肝有关。
肝气郁结
妇人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滞乳络不畅,不通则痛。常见经前乳房胀痛,痛无定处,时痛时止,甚则痛连两肋,情绪易怒,常伴食纳不佳,胸脘胀闷,月经量少,伴经行腹痛,脉弦数,舌淡苔薄黄。治疗当以疏肝理气散郁,方用自拟乳胀散加减:当归、炒白芍、瓜蒌、醋香附、川郁金、醋柴胡、木香、青皮、枳壳、川楝子、王不留行、栀子、甘草。此方疏肝解郁,上下疏通乳络,乳络通则胀自消。
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乳络失养,病起肝郁,久而化热,耗伤津液,血虚阴亏。乳络失其濡养则滞涩不通,故而乳胀。症见乳房隐隐作痛,喜按,按则痛缓,遇劳累加重,常伴面色晄白,失眠多梦,月经先期,色红量少,舌红少苔,脉弦细。治疗当以养血柔肝为先,方用自拟养血柔肝止痛汤:当归、炒白芍、女贞子、墨旱莲、制首乌、生地、麦冬、佛手、乌梅、甘草。此方宗内经之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当归、炒白芍养血敛阴;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麦冬、制首乌养肝阴;乌梅合甘草,酸甘化阴;佛手疏肝和胃,可解后天生化之虑。
肝郁脾虚
肝火太旺,下克脾土,中州失运则水湿滞留,乳脉因而阻塞不畅,发为疼痛。临症常见经前乳胀,触痛明显,乳房重着,胸闷胁胀,带下量多,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月经量多色淡,脉弦滑,舌淡而胖,苔薄白。治疗当健脾利湿,理气行滞,方用自拟健脾消胀汤:党参、焦术、茯苓、陈皮、薏苡仁、香附、川楝子、通草、泽泻、甘草。以四君子健脾化湿,扶土抑木为主,加薏苡仁利湿,香附、川楝子理气化滞,泽泻利水,水管利则脉管利也。
肝郁血瘀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症见经前乳房膨大胀痛,痛有定处,痛不可触,或触之有块,烦躁易怒,经行不畅,少腹痛,舌红或紫暗,苔薄黄,脉弦而涩。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自拟化瘀疏络汤:当归、赤芍、丹皮、香附、柴胡、郁金、王不留行、瓜蒌、炮甲珠、枳壳、泽兰叶、甘草。此方疏肝理气,活血行瘀通络,尤妙在炮甲珠、王不留,入乳络,性善走窜,畅通乳络。全方有很好的活血通乳,散结止痛之功。(王金亮)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1698.html

相关推荐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口臭的毛病 黄连泡水可治

偏方名黄连泡水【食材】黄连5克,白糖20克。【方法】将黄连5克放入杯中,倒入开水100毫升,再加入20克白糖,拌匀冷后服用,每日两次。【外公问诊记】一次,妈妈的...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119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