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子宫内膜癌辨证施治 益气养血法 疏肝泄热法 滋补肝肾法

蒋士卿治疗子宫内膜癌经验浅析
蒋士卿教授为河南中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蒋士卿教授治疗子宫内膜癌经验进行总结,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患病人数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且趋于年轻化。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等。研究表明,应用解毒益气方联合益元汤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1]。
根据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症状,将其归于中医“崩漏”“经断复来”“五色带下”“癥瘕”等范畴[2,3]。“崩”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云:“阴虚阳搏谓之崩。”“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其病血崩。”《血证论》云:“崩漏者,非经期下血之谓也。”中医认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正邪在相互斗争过程中,痰瘀之邪影响脏腑生理功能所致[4]。《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子宫内膜癌患者体质本虚,肝气不疏,久之郁而化热,外感邪毒,影响脾之运化,聚湿成痰,痰湿可以导致病证迁延不愈;久病及肾,后期以肝肾阴虚多见。因此,蒋教授认为“痰、虚、瘀”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主要病因及病理因素,根据病机分为气血两虚、肝郁血热、痰瘀互结、肝肾阴虚4种证型。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紧紧把握其病因病机、病理因素等特点,确定治疗原则,并根据不同病证及治疗时期,施以不同方药。
2 辨证施治 2.1 益气养血法 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病灶虽被清除,但元气受损,以本虚为主,需扶正益气,方以八珍汤为基础辨证加减。方中人参、熟地黄为君药,益气养血;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党参健脾益气,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黄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熟地黄、当归、白芍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加黄芪益气固表,枸杞子益肾填精。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扶正固本的功效。
2.2 疏肝泄热法 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卵巢缺失,引发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异常,继而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临床上多表现为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心烦失眠等[4]。蒋教授认为该病与肝、脾关系密切,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疏泄功能与人的情志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常心理压力较大,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不疏,日久郁而化热,患者常表现为烦躁易怒、心烦失眠。治宜疏肝泄热,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中牡丹皮清热凉血;栀子苦寒,通达三焦;白术、茯苓助本培土;芍药、当归补血;薄荷透达木郁;柴胡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养血健脾之功。
2.3 滋补肝肾法 《医学入门》曰:“肝虚血燥,肾虚精怯,不得上行,痰瘀凝滞,亦能结核。”肝肾同源,肝阴不足,日久下及肾阴,肾阴亏损影响肝阴涵养,且肝气的条达与肾气的充盛均以此为物质基础[5]。蒋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肝、肾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后期患者常出现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症状,治疗上应重视滋补肝肾,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补肾、肝、脾三阴;泽泻利湿泄浊,防熟地黄滋腻太过;牡丹皮清泄虚热,制山萸肉温涩;茯苓渗淡脾湿。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之功。
3 随症加减 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兼症,蒋教授根据患者病情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并随症加减。若失眠多梦者,常加炒酸枣仁、合欢皮、制远志等宁心安神;有瘀者,加三七粉、莪术、郁金等活血祛瘀;烦躁汗出者,加西洋参、麦冬等益气养阴,或加浮小麦、麻黄根等固表止汗;白芍养阴柔肝,同时加炒苍术以护胃;有瘀毒者,加蜈蚣、僵蚕等虫类药攻毒散结。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2017年1月20日初诊。主诉:子宫内膜癌术后2周。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淋漓不尽,伴腹痛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子宫内膜病理性刮诊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中重度及重度),可见磷化,局部不除外高分化腺癌变。于15d前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病灶电灼术。术后病理示:(宫腔内病灶)子宫内膜复杂非典型增生伴磷化;(病灶切缘)少许肌肉组织,颈管黏膜组织及个别轻度异型内膜腺体。刻下症:反复低热12d,体温37.5℃,午后及夜间发热,自汗,头昏沉,右下腹偶有疼痛,阴道无出血,食欲差,寐可,二便可,口干,舌暗,边尖红,苔薄黄,脉细。口服新癀片、甲地孕酮片效果欠佳。治以调和营卫,益气养血。处方: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方药组成:桂枝15g,炒白芍30g,甘草片6g,生石膏30g(先煎),青蒿30g(后下),知母15g,柴胡10g,黄芩片12g,清半夏15g,党参片15g,黄芪50g,当归18g,砂仁15g(后下),鸡内金30g,鸡血藤50g,焦三仙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嘱患者注意饮食,忌食生冷,少食多餐。同时口服小金胶囊以消肿散结,香菇菌多糖以增强免疫力。
2017年3月20日复诊,患者自诉服上方后未再发热,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头昏沉,乏力,脾气急躁,二便调,口干,舌尖红,苔白,脉细。治以疏肝泄热。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减。方药组成:牡丹皮10g,栀子15g,柴胡15g,赤芍15g,麸炒白术15g,茯神30g,甘草片6g,薄荷10g(后下),酸枣仁30g,石菖蒲30g,太子参30g,北五味子10g,远志15g,黄芪50g,当归18g,首乌藤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后随访患者自述纳眠可,二便调,全身状态良好。
按语:患者初诊时术后发热,辨证为营卫不和,气血两虚。急则治其标,方用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补血汤,加生石膏、青蒿养阴泄热;砂仁醒脾调胃;焦三仙消积化滞。二诊时患者未再发热,治以疏肝清热,养血健脾。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蒋教授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状态,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治病的效果。
5 小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女性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长期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病灶可进行手术及化疗清除,但术后及化疗后存在较多不良反应。西药不良反应较大,患者身体恢复能力较差,采用中医药治疗可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蒋教授认为子宫内膜癌主要病因及病理因素是痰、虚、瘀,多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宜采用益气养血、疏肝泄热、滋补肝肾等方法,结合患者自身体质,多沟通,多交流,及时疏导患者情绪。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良好,但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芳,李伟,王一尧,等.解毒益气方联合益元汤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5):675-678,682. [2]金丽华.《伤寒论》方的中医妇科临床应用现代文献研究[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 [3]尚洪宇.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4]刘芳.子宫内膜癌术后绝经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5]张孟哲,杜如辛,徐鑫,等.蒋士卿辨治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经验[J].中医学报,2018,33(1):15-17.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夏华敏 蒋士卿 河南中医药大学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1680.html

相关推荐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4

中医“久视伤血”

京剧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他就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最终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宗师。  有人...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906

姜汁牛奶降血压 血脂

【方名】姜汁牛奶降血压【治法】姜汁牛奶是珠三角一带的民间传统美食,甜中微辣,对降血脂、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等有特殊功效。【组成】牛奶 姜汁(牛奶最好选用...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3203

安神滋补方9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1358

旅途伸展操 保护好肝 男人抗衰老

五一假期又临近了,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但旅途其实是件疲惫的事,不妨在坐车或休息途中做做以下运动,缓解疲倦。颈部伸展坐姿,双手抱头,两肘内颊夹,稍用力下压使颈部前...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14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