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骶髂关节骨错缝 治疗手法 典型病例



骶髂关节骨错缝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因暴力损伤所致,如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单侧跳跃、下蹲位承重站立时扭伤等,此外,女性在妊娠期和产后,因内分泌的作用,可使关节周围的肌筋、韧带等产生撕裂,也易产生错缝。伤后表现为骶髂关节处臀外上方疼痛,行走呈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可引起疼痛,自觉下肢有延长和缩短。


治疗手法


临床上分为前错缝和后错缝,正确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收效快。


前错缝手法:采用拔伸屈曲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在患者伤侧身后,左手握住患肢踝部,右手扶在髋部,先持续牵引,摇晃患肢数次,然后将患肢夹于腋下,向下拔伸牵引患肢1~2分钟,令患者快速屈膝屈髋,医者亦助之,使之膝部尽量靠近胸部,然后将患侧下肢稍外展再予牵引,此法可整复前错缝。


后错缝手法:①过伸推按法:患者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医者一手握足踝部向后猛牵,另一手推按髂后上棘;②斜板法:侧卧位,健侧在下,医者一手搬肩向后,另一手推臀向前,使腰骶部旋扭。


典型病例


患者郑某,男,43岁,自诉扭伤致右臀部后侧疼痛跛行1周就诊,查右侧骶髂关节压痛,右下肢较左侧延长50px,X线片无异常,诊断骶髂关节前错缝,经采用手法治疗2次痊愈。


体会:如何区别前错缝和后错缝呢?一般来讲,当仔细对比触摸双侧髂后上棘时,可感觉患侧髂后上棘有凸起或凹陷,观察双下肢足跟量比差不等(也就是双下肢不等长)现象,可予区别。当患侧下肢短缩,髂后上棘凸起,为向后错缝移位。反之,患侧下肢变长,髂后上棘凹陷,为向前错缝移位。X线检查无异常。


另外,复位后,须仰卧硬板床休息1~2周,然后可逐渐开始进行各种活动。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0378.html

相关推荐

适合老年人的三种有氧动动疗法

有氧运动可促进腿、踝部关节灵活性,增强脚踝肌力。以下三种简易有氧运动疗法可取得健脚强身的功效。1.步行。老年人每天以每小时3000 米的步速锻炼1.5-2小时,...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51

红丸子治疗脾积气滞,胃膈满闷,面黄腹胀,四肢无力,酒积不食,或大病之后,谷食难化,及中脘停酸,脾寒疟疾,脾疼作楚,酒疸、谷疸,遍身皆黄,两胁引乳作痛,酒积、食积,时或干呕;妇人脾血积气,诸般血癥气瘕,经血不调,或过时不来,寒热往来;产后败血上攻,迷乱心神,状如癫痫;妊娠恶阻,呕吐,全不纳食;小儿食积,骨瘦面黄、渐成脾劳。红丸子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红丸子的秘方制作方法,红丸子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脾积气滞,胃膈满闷,面黄腹胀,四肢无力,酒积不食,或大病之后,谷食难化,及中脘停酸,脾寒疟疾,脾疼作楚,酒疸、谷疸,遍身皆黄,两胁...

VIP秘方 2025-09-11 0 19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