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中药治疗痹症:行痹 热痹

行痹

肢体关节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时而走患上肢,时而流注下肢,舌淡苔薄白,脉浮。《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医学心悟·痹》“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疗原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佐以补血活血。

方药:防风汤加减。防风20克,麻黄15克,葛根15克,肉桂15克,当归15克,秦艽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10克。上肢疼痛为主加羌活15克,威灵仙15克,姜黄15克,川芎15克,桑枝15克,海风藤30克;下肢疼痛为主加木瓜20克,独活15克,川牛膝15克,防己15克;腰背疼痛为主者,肾气不足,选加杜仲15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淫羊藿15克等温补肾气;疼痛剧烈加制附子30克(另包,先煎);痹证迁延日久,关节肿大,痰瘀互结,加穿山甲20克,地龙15克,地鳖虫15克,全蝎15克,白花蛇1条以养血活血,化瘀搜风通络,加白芥子15克,胆南星15克以祛痰散结;若久病体虚加人参20克,黄芪20克,生熟地各20克,仙灵脾15克,肉苁蓉15克,补骨脂15克,紫河车20克,鹿角胶15克,骨碎补15克以补益精、气、血和温壮肾督阳气;若偏瘀血重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土鳖虫10克等以加强活血破血之功。

热痹

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或有肿胀,得寒痛减,遇热加重,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素体阳盛,复感外邪,邪从热化,是形成热痹的主要因素。或者风湿病日久不愈,邪留经络,郁而化热,亦可表现为热痹。病机以热盛为主。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畅,以致局部红肿灼热,关节疼痛不能屈伸;热盛津伤,故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均为热盛之象。治疗原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丸加减。生石膏80克,桂枝15克,知母15克,人参15克,连翘15克,银花藤30克,赤芍15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甘草10克。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8930.html

相关推荐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72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