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腰痛有肿胀感 拟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

周某,男,48岁,于2016年7月24日初诊。主诉:腰痛1周余。1周前开始出现腰痛,有肿胀感,夜间翻身尤甚,伴有腹胀、嗳气、肠鸣,倦怠乏力,常自觉有气从上腹上冲,气出则舒,平素乘车便晕车,大便常年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思索之际,问之喜饮水否,答曰素不喜饮水,多之则欲呕。此当痰饮为患,饮停肠胃出现腹胀腹泻,水气上冲则眩晕,水饮横逆故腰痛肿胀。以上脉症相参,辨证为太阴水饮证,拟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
处方:茯苓15克,桂枝10克,炒白术15克,防风6克,陈皮15克,姜半夏9克,黄芩9克,柴胡1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
二诊(2016年7月31日):药后腰痛,腹胀明显好转,仍有嗳气,气逆上冲。上方去柴胡,加丁香3克,继服7剂。
按:《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条文指出太阳病治法不对,邪入太阴,此时阳气虚,若再发汗则入厥阴,风证出现,故苓桂术甘汤当属于太阴病方。名医钟育衡认为,此方为治疗脾胃阳虚所致饮证的主要方剂,临床以“满”和“眩”为辨证要点,“满”为太阴,“眩”为水饮。本案中腹满,腹泻为太阴病,口渴不欲饮,气逆上冲,眩晕则是水饮病。方用苓桂术甘汤温太阴散水饮,加陈皮、半夏化饮降气,和小柴胡汤通三焦气机。关于本方,临床用于其他病症辨证为太阴水饮证均有良效,如高血压患者合用血府逐瘀汤,慢性鼻炎常年流清涕合用柴胡桂枝汤,肥胖症则加用附子,慢性支气管炎加三子养亲汤等。(王进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8350.html

相关推荐

止痛散治疗折伤筋骨。止痛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止痛散的秘方制作方法,止痛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折伤筋骨。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止痛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黄麻(烧灰)2两,头发(...

VIP秘方 2025-09-10 0 50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