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治幼儿肠炎 予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患儿刘某,女性,1岁2月余,体重10.3千克,因发热、腹泻3天就诊。3天前患儿出现发热,腹泻日10余次,为糊状便,带黏液,但无脓血便。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1012/L,中性粒细胞82%。大便常规检验提示脓细胞2+。

  诊断:肠炎。给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水溶性维生素静脉滴注,口服泻痢停、阿莫西林胶囊。因高热曾用过1次地塞米松2mg。治疗3天后热退、腹泻次数逐渐减少,但4天后腹泻加重,8~10次/日,泻下黄色稀便,每次量少,有黏液,无脓血便,便时啼哭,口渴喜饮,纳差,无恶心呕吐,小便量少,色黄,精神不振。囟门、眼眶无凹陷,舌红,苔黄,指纹淡紫。大便检出霉菌,连续2次提示镜下检到脓细胞。

  家长遂转中医门诊治疗,笔者接诊后,中医辨证为泄泻,脾虚湿盛挟热。西医诊断:霉菌感染肠炎,立即停用抗生素及相关西药,予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补中气,行气滞。

  组方:党参6克,白术6克,薏仁5克,砂仁3克,桔梗5克,茯苓5克,山药6克,黄连1.5克,车前子5克(包煎),藿香3克,厚朴3克,焦山楂2克,水煎至50~60ml,分3~4次喂服,1日1剂.

  服3剂后患儿腹泻减轻,5剂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验连续3次未见脓细胞,随访饮食如常,精神好,活泼,生长发育良好。

  按: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正常情况下,肠道正常菌群可多达500种,菌群之间和宿主之间保持着生态平衡,对稳定肠道正常功能,有效排除外源性微生物的侵袭,至关重要。当因某种感染性疾病而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时,则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对抗菌药物敏感的菌群被大量杀灭或抑制,而非敏感菌群则失去制约而大量繁殖。

  特别是人工喂养儿、早产儿、低体重儿更易因受凉、更换食物及滥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严重影响机体防御功能,导致肠道微生物紊乱,肠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生物屏障功能低下,使耐药的有害菌和霉菌成为优势菌,大量繁殖。

  本例为长时间联合大量使用抗生素所致婴幼儿肠炎的典型病例,患儿因肠炎高热、腹泻,以三联广谱抗生素治疗3天,激素治疗1次,热退腹泻减少;但4天后加重,且大便检查出霉菌。结合四诊考虑本虚标实,辨证为泄泻,脾虚为本,湿盛挟热为标,治疗给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药以《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白术散加减,恢复脾气运化的功能,随证施治而愈。

  其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山药、扁豆,薏仁健脾化湿;砂仁、桔梗理气和胃;大腹皮、厚朴顺气消胀;焦山楂、鸡内金消食导滞;车前子、泽泻利小便而实大便;黄连清热燥湿;炮姜温中散寒;防风治湿盛挟风。

  目前,多联应用抗生素在临床中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使用中严格把握适应症,杜绝因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后果。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8343.html

相关推荐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60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876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7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3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