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自拟化浊解毒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的病机为浊毒内蕴,肝胆阻络,故治疗予化浊解毒、疏肝利胆为大法。
岳某,男,71岁。2018年4月24日初诊。
主诉:患者间断右胁肋胀痛1个月,加重伴纳呆1周。
现病史:2018年3月患者因饮食不慎后出现右胁肋胀痛,伴烧心,无反酸,口黏口苦,嗳气频频,纳呆,夜寐安,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彩超示:胆囊结石,泥沙样,范围1.8×0.5cm;胆囊壁增厚。
诊断: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
辨证:浊毒内蕴,肝胆阻络。
治则:化浊解毒,疏肝利胆。
处方:自拟化浊解毒排石汤加减:厚朴12g,枳实15g,白芍15g,清半夏9g,柴胡10g,生黄芩12g,黄连10g,郁金15g,鸡内金20g,金钱草20g,海金沙20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5g,醋鳖甲15g,炙甘草12g,枳壳12g,生姜4g,大枣9g 。
服药7服后,右胁胀痛、口黏口苦症状明显减轻,余症同前。上方黄连加至12g,五倍子10g,继服7服。三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继服此方。1月后复诊,查肝胆胰脾彩超示:胆囊壁增厚,余无明显异常。
按语:中医认为黄芩、黄连化浊解毒,《药性赋》记载:“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胃肠而止泄。”柴胡疏肝利胆,清半夏消痞散结,《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咳逆肠鸣,止汗。当归、白芍柔肝缓急,当归-白芍药对是临床常用药对, 当归甘温而润、补血养血, 白芍性凉而滋、补血敛阴, 二者皆具调肝止痛之效。木香、枳实理气止痛,《本草纲目》记载:“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药品化义》云:“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疗脐腹间实满,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若皮肤作痒,因积血滞于中,不能营养肌表,若饮食不思,因脾郁结不能运化,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为血分中之气药,唯此称最。”醋鳖甲、五倍子攻坚散结,《本经》曰:“鳖甲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五倍子,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收湿敛疮等功效,与鳖甲配伍可攻坚散结,起到消石排石之功。海金沙、金钱草、郁金利胆排石;鸡内金消积排石。《四川中药志》说:“治胆石症用大金钱草、狗宝。研末,蒸猪肝服。”《唐本草》记载:“郁金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滇南本草》记载:鸡内金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与金钱草配伍,有消石排石、运脾利水之功效,用于治疗浊毒内蕴之结石。全方共奏化浊解毒、疏肝利胆之功。(张金丽 刘小发 娄莹莹)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7183.html

相关推荐

胆道蛔虫病治疗

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异丙嗪25mg,肌注或静滴。蛔虫大多从胆道退出。驱虫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达唑口服。发热者适当应用抗感染药物。ER...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52

嚼食物 防牙病

许多老年人患有牙病,常见的有牙痛、龋齿、牙周炎、牙过敏等。据有关数据统计,90%的老年人患有龋齿(俗称虫牙),2/3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牙齿周围支持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18

海带治病偏方

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中医入药时叫昆布。中医认为海带性味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通行利尿、减脂降压等功效,所以常吃海带对身体健康很有利。  治疗高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37

春季3款养生粥 补水又防病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万物萌发,人体由于一时不能适应季节、气温的变化,各方面的功能活动尚处在抑郁、压制的状态,容易变得困倦嗜睡,不思饮食。而此时食粥既可调节胃口,...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0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